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发现这么久不挖,考古学家在犹豫啥?专家:挖了损失太大
引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的这段话,想必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仍生生不息的国度,丰富的历史过往一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是后人了解前人生活发展的重要依据 。
01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也是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 。在功绩方面,他是第一个完成一统天下的人,连“皇帝”这个称呼也是他创造的 。此外,大一统后的“书同文、车同轨”为以后每个朝代的大一统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也是自他而始 。可以说,他立下的功绩为后世每一个朝代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文章图片
据考证,这座奢华的陵墓耗时39年,动用工人72万人,传说当年仅打石场的面积就有75万平方米,而陵墓总占地面积则有56.25平方千米 。换算一下,就是相当于78个故宫 。此外,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其实只是400多个陪葬坑中的一个,且目前已经发掘的面积就超过了两万平方米,而这还是当初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肆破坏后遗留下来的部分 。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发现这么久不挖,考古学家在犹豫啥?专家:挖了损失太大】02
探究古人,特别是王侯将相的陵墓,是研究一个时代历史的重要方面 。通过陵墓中出土的文物,可以了解到当时各方面技术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真相,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事件最有力的证据 。然而已经发现多年的秦始皇陵,却一直无人敢挖,考古学家到底在犹豫什么?
文章图片
首先,在秦始皇陵被发现的时候,考古技术还不够先进;另外,在民间传说中,秦始皇陵布置了大量机关,每一个试图盗墓的人都有去无回,这一点在《史记》中也有明确记载称地宫中有防御用的“机弩矢”,能够做到:“有所传穿近者辄射之”;更有甚者称,为保证尸体不腐,墓穴中注满了水银,而大量的水银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甚至致死 。因此,专家们一直对这座帝陵望而却步,直到德国专家用核磁技术扫描了墓穴,我们才得以看到秦始皇陵的结构 。
文章图片
扫描结果表明,陵内不仅有大量的建筑群,还有部分依然有热反应,这表明其中的某些装置仍然在运转,而核磁扫描的结果也证实了水银的存在 。结论证实了部分民间传言,却也让专家们更难下手挖掘 。经过后续不断的勘测,目前基本可以确定该陵墓为高51米,底面周长1700多米的覆斗形,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咸阳的皇城和宫城 。
文章图片
考古过程中另一常见问题——文物保存的困难,也导致专家们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对其进行发掘 。在考古过程中,地下封存多年的文物接触到新鲜空气后,极容易被氧化 。例如,兵马俑在最开始出土的时候也拥有着艳丽的色彩,却因为未能给予及时的保护,所有的色彩都氧化消失了,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黑漆漆的样子 。因此专家对秦始皇陵发现多年不挖作出回应:聪明人都不会挖,挖掘的损失太大了,承受不起 。
结语
对文物的伤害往往无法避免,这就要求在勘探、挖掘的时候要尽量小心,以免重蹈覆辙 。虽然这批文物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有争议的帝王,但我们还是要以保护为主 。对于历史的好奇与探究要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进行才更有意义,在了解的同时破坏了文物本来的样子,不仅伤害了历史,也无益于后代的研究 。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vf|车讯|大众2021年销量创10年新低;少年黑客称发现特斯拉软件漏洞
- 微信|微信状态还能这么玩?自动加上“监控”,好友吓坏了
- 江小白|腾讯被群嘲背后不只是一场全民娱乐这么简单
- 雪玲妃清洁泥膜怎么样-雪玲妃清洁泥膜真的有这么好吗
- 程序|Norton 360 被发现在用户计算机中安装挖矿程序
- 刘强东|京东快递小哥意外身亡,刘强东是这么做的,网友厉害了我东哥!
- 法律保护|泄露个人信息?我无权这么做
- 黑天鹅|花呗背后“套路”被发现?年轻人陆续关闭花呗,原因已被找到
- 菜市场|拼多多农货这么便宜,农民商家一语道出真相,心中所想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