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绝对顶梁柱 , 在东西两线同时迎战湘军、淮军 , 延续洪氏王朝命运的忠王李秀成 , 总体上评价非常高 。洪秀全册封他忠王荣千岁 , 寓意是“万古忠义”;给他“秀”字 , 丝毫避讳 , 可见天王对他的态度 。但是 , 李秀成有两点深受后世诟病:是否晚节不保 , 对藤县老乡陈玉成见死不救 , 坐视安庆沦陷 。
第一点 , 罗尔纲先生已经撰文论述 , 李秀成并没投降 。在此 , 笔者就来说说第二点 , 李秀成对藤县老乡陈玉成见死不救 , 果真如此吗?其实 , 李秀成已经派兵救援陈玉成 , 但实力不允许 , 他没带主力前往 。因为 , 就算去了安庆 , 结果还是一样 , 且遭受更大损失 。不救安庆 , 是对李秀成的“误解” , 他不是不想 , 而是没这实力 , 手头可用精兵不多 。
李秀成|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
文章图片

那么 , 李秀成从武昌返回时 , 手头兵马有多少呢?答案是 , 三十多万 , 但都是一帮乌合之众 。这30多万大军从何而来呢?两个来源:湖北、江西境内招收的天地会武装、散兵游勇;从广西脱离石达开北上的20多万大军 , 基本也都是乌合之众 。从人数上看 , 30万确实够多 , 但战斗力就堪忧了 。举个例子 , 李鸿章淮军6000余人 , 横扫苏南;左宗棠6000楚军 , 也是纵横江西、浙江 。若是这30万都是精兵 , 估计就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中兴名臣没什么事了 。
李秀成所部缺少两广“老兄弟” , 战斗力一直都很弱 , 在太平天国中属于二线武装力量 。陈玉成死后 , 李秀成经略江浙 , 凭借巨大财力优势 , 得以从列强手中购买先进武器 , 部队战斗力才有质的飞跃 。即便如此 , 李秀成部下精兵也不多 , 敢于进行肉搏战的更少 。这一点 , 曾国藩在家书中有提到:“贼专恃火器 , 而怯于肉搏” 。
李秀成|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
文章图片

【李秀成|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综上所述 , 李秀成并非坐视安庆陷落不管 , 抛弃老乡英王陈玉成 , 而是实力不允许 。试想 , 若是李秀成率一帮乌合之众去安庆作战 , 仅存精兵被消耗 , 太平天国将会怎样 , 估计提前两年灭亡 。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