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操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又是如何对待背叛自己的人?( 三 )


曹操这一辈子啊 , 其实背叛曹操的人不多 , 基本都集中在兖州这个时期了 , 比如我们今天说的徐翕、毛晖、魏种 , 还有一个人叫毕谌 , 当时在兖州也给跑了 。《三国志》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 说在兖州之乱的时候 , 毕谌的老母亲、妻子被张邈给劫持了 。没办法 , 曹操当时送毕谌离去 , 说 , “你老母亲在张邈手里 , 你还是离开我吧 。”毕谌当时非常感动 , 表示我虽然离开曹公您啊 , 但我绝无二心 。曹操也非常感动 , 哭得一塌糊涂 。
等毕谌离开曹操 , 就把这话忘了 , 找到老母亲也不回来了 。毕谌先是投奔张邈 , 后来又投奔吕布 。后来可好毕谌被曹操给抓了 , 大家都非常担心 , 觉得这次毕谌八成是在劫难逃了 。谁知道曹操说了这么一句话 , “一个人如果对父母孝 , 那一定会是个忠臣 , 你这样的人就是我要的 。”然后曹操还封他做鲁相 , “鲁国缺人管理 , 毕谌你去最合适 。”
类似的还有陈琳 , 我们都知道陈琳写了个讨曹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骂了个狗血淋头 , 曹操不以为意 , 后来还重用陈琳 。曹操晚年经常头疼 , 有一天发病 , 非常难受 , 正好在读陈琳的文章 , 陈琳这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 曹操读到精彩的地方就不觉得自己头疼了 , 高兴地跳了起来 , “陈琳把我头痛治好了!”
所以我们看历史的曹操 , 确确实实是个大气、有肚量的英雄 , 有句话叫“宰相肚里能撑船” , 用来形容曹操再合适不过了 。
曹操|曹操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又是如何对待背叛自己的人?
文章图片
曹操不仅能成就别人 , 能容忍别人 , 还有用人之识 。说到曹操用人 , 就不得不提曹操的《求才令》 。曹操先后三次颁布《求才令》 , 广招天下的贤才 。《求才令》有这么一句话 ,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 , 唯才是举 , 吾得而用之 。”你们要替我发掘那些出身低下被埋没的人才 , 只要有才能 , 我都希望能得到并任用他们 。三次求才令一出 , 就是希望天下的人才不要有任何顾忌 , 都来投奔自己 。
但是对于曹操这三次《求才令》 , 后世有一种比较极端的解释 。一些人认为曹操求才不求德 , 不看中人的品德 , 这种说法是偏颇的 , 并不是曹操真正的本意 。
曹操《求才令》的第一个意思是 , 有很多人才特立独行 , 他们的行为不被当世人理解 , 世人认为他们品行不端 , 或者是有人造谣 , 使得他们名誉不好 , 曹操眼里这样的人依然值得任用 。在《求才令》中曹操提到“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 , 有见笑之耻 , 卒能成就王业 , 声着千载” 。就是说韩信这个人 , 小时候胯下之辱 , 所以很多人瞧不起他 , 其实他是个大勇之人 , 最终成就了王业 , 流传千古 。像韩信这样的人 , 我曹操愿意任用 。
而在现实中 , 曹操确实是这么做的 , 曹操手底下有很多人才的行为被认为不端 。比如著名谋士郭嘉 , 郭嘉从小“不与俗接” , 平时不和普通人交往 , 后来做官也是我行我素 , 不讲礼仪 。曹操手下有个官员陈群 , 陈群就看不惯郭嘉 。认为郭嘉行为不点检 , 好几次在朝廷之上 , 当众训斥郭嘉 , 郭嘉自己倒是神态自若 , 依然我行我素 。但是曹操不以为意 , 依然非常重用郭嘉 , 因为郭嘉虽然不服礼教 , 但非常聪明 , 是个人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