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同样是乱世枭雄,为何刘邦能一统天下,而曹操却只有半壁江山


刘邦|同样是乱世枭雄,为何刘邦能一统天下,而曹操却只有半壁江山
文章图片
引文:刘邦和曹操都是乱世中杰出的枭雄,但相对于刘邦而言,现代的人们往往更认为,曹操比刘邦更具有雄才大略 。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更有能力的曹操只能据有半壁江山,而能力相对于曹操欠佳的刘邦,却能够统一山河呢?
下面我就从三个角度来论证,曹操与刘邦到底孰优孰劣 。
一、都重视招揽人才,但招揽到的人才类型却不一样
曹操手下有许多著名的将军,其中武力值最高的是许褚,能够担任先锋大将职能的是曹仁,最有血性的是夏侯淳 。但是这么多的将军,似乎却没有一个人是能够独挡一面,单独率领一支军队出征的 。
所以他们都是战术性人才,而并非战略性人才 。因此曹操每次出兵打仗,都是亲自担任全军统帅出征,也就是在曹操的军营当中,真正能够做到统帅全局的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
而缺乏战略性人才,则也是曹操在数次大战中的致命性短板 。比如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曹操就十分害怕西凉的马腾、马超父子会袭击自己的后方 。这不仅是因为当时曹操的主力大多押在前线,更因为自己的团队中没有第二个,能够像自己一样统帅,全局独挡一面的战略性人才 。
而刘邦则与曹操不同,刘邦手下有两个战略性的大才,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则是彭越 。韩信这个人用兵的特点是,对宏观战略把握的特别精准 。
比如在彭城之战刘邦被项羽打败后,韩信就及时的提出了,以刘邦为正面诱饵,牵制项羽的主力 。而韩信则趁机从函谷关东进,先统一中国北方,再与刘邦合围项羽的大战略 。
而彭越则是游击战略的大师,他屡次在项羽的后方骚扰项羽的粮道 。每次刘邦快在正面顶不住项羽的时候,彭越就会及时的出现让项羽缺粮 。而每当项羽向自己杀过来的时候,彭越又会溜之大吉逃得无影无踪 。
而刘邦团队拥有多个战略性人才的作用就在于,他可以同时开辟多个战场协同作战 。刘邦自己在荥阳一带和项羽正面对峙,韩信则趁机东进统一中国北方积攒实力,彭越则在项羽的后方不断骚扰 。所以最终刘邦战胜了项羽 。
所以在招揽人才方面,刘邦似乎比曹操更胜一筹 。因为他更重视属下的战略才能,而并非战术才能 。
二、刘邦走到哪都有带路党,而曹操则不相信带路党
刘邦|同样是乱世枭雄,为何刘邦能一统天下,而曹操却只有半壁江山
文章图片
刘邦在西进灭秦之时,一路上的许多城池都不是他打下来的,而是他一边晒出兵马,一边对秦朝的官吏以利诱之 。刘邦保证,只要秦朝官吏投降于他并且交出兵马,那这些官吏便可以继续当官,刘邦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
当时的天下,秦朝灭亡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而这些秦朝的官吏不过是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和富贵罢了 。因此,他们对刘邦的政策感恩戴德,纷纷都投降了刘邦 。
也就是说刘邦在和对手博弈时,他善于发现对手的真正需求,然后自己就极力的满足这种需求 。因此往往可以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
但是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是非常不相信带路党的 。比如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就因为一个东吴的反间计,所以东害了精通水军战法的蔡瑁 。
从表面上讲曹操是因为中了反间计,所以才对蔡瑁痛下杀手 。但是从曹操的内心深处而言,他总是不相信蔡瑁会真的投降 。因为对于他而言,蔡瑁这样在荆州地区有实力有威望的人物,应该是充满野心的,而不应该只为了贪图富贵而就投降 。
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就是有许多有实力的人没什么野心,只是贪图富贵而已 。比如荆州的前任主人刘表,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有实力没野心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