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城|锦绣之城:探访两千多年的蜀锦传承与成都锦官城
【锦官城|锦绣之城:探访两千多年的蜀锦传承与成都锦官城】中国古代丝绸的历史非常悠久,四川巴蜀之地的先民们很早就种桑养蚕,最早的古蜀国君主就号称“蚕丛氏” 。“蜀”字起源若从甲骨文考索,有一种说法也解释为蚕虫,代表当地是手工纺织的起源地之一 。而蜀锦是古代丝绸品中一种高档锦缎,今天很多人因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知道四川成都有“锦官城”的别称,但蜀锦究竟何时产生,为什么成都被叫锦官城,蜀锦在历史上的演变和功用,都值得今天人们回味和探究一番其中的渊源 。
文章图片
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提供了秦汉时期纺织机的证据
但另一种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还是三国时蜀汉专门在成都设立锦官,以集中管理织锦工匠 。从两汉到蜀汉时期,成都的织锦手工业特别发达,南北两条丝绸之路都不断输往外邦,蜀锦美名远扬 。蜀汉在三国中处于弱小,蜀锦是对外贸易、支撑经济的主要商品,因此专门设置“锦官”集中织锦工匠,规模化地进行蜀锦生产,并特别筑城以保护蜀锦生产,被称为“锦官城”,后人简称“锦城” 。
南朝萧梁的李膺在《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 。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 。”显然,成都的确专门为生产蜀锦开辟过一处比较封闭的地方专门叫锦官城,位于城南锦里、其实不完全就等于今天的锦里,而是以老南门大桥以西的一个片区,而锦官官署含糊其词是“流江南岸” 。据《成都街巷志》等书籍考证推测,从今天锦里背后到百花潭一带都属于锦官城,而锦官官署大概位于成都以南某处,具体位置测可能是成都百花潭公园以南介于武侯祠之间的某个地方 。
据资料显示,“锦官城”南的织锦工场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水平最高的官办织锦工场 。成都东南一直延伸到双流华阳一带,还聚集有许多民间手工业织锦作坊 。总之,成都城南是非常最集中、最兴盛地区 。后来为方便官员和客商往来运输蜀锦,专门设立锦官驿,是历史上成都最大的驿站之一,大概位于著名的九眼桥一带,附近的码头也是成都古时候最大的锦江码头,著名古诗“王浚楼船下益州”,就是从成都城东南的码头出发 。
到唐代,巴蜀之地以及成都的工商业一直繁华兴盛,号称“扬一益二” 。巴蜀是支撑长安、洛阳京城的经济重镇,所以唐玄宗、唐德宗、唐僖宗遇到危难都会往四川逃跑 。杜甫的著名诗句“花重锦官城”之所以流传千古,因为杜甫的优点一贯写实,他居住在成都城西浣花溪一带,能够看到当时锦官城的优美环境,唐朝成都的芙蓉花有名正是从锦官城开始 。
杜甫是喜欢花花草草的人,他的草堂周围树木,花草,都是他到处向别人要来种子亲自种的,所以写下当时见到城南锦官城花团锦簇样子 。但锦官城并不指整个成都,正如杜甫的另一名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是写锦官城之外纪念诸葛亮的祠堂 。而到五代后蜀的后主孟衍,才把皇宫所在皇城四周也种上芙蓉花,成都就因此流传蓉城的美名 。
文章图片
成都浣花溪是古代织女们濯锦的地方
唐朝时期的蜀锦在新罗、高丽、日本等地也十分风靡,尤其日本专门流传“蜀江锦”这一独特称呼,在京都正仓院、正隆寺均珍藏有不少高档精美的蜀锦 。从贞观时期开始,流行古代书法艺术的“文字锦”,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类 。
当时,由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主持设计的一批蜀锦图案式样,被唐代宫廷作为内库织锦的标准范式 。窦师伦作为一流蜀锦织造专家,早年是秦王李世民府上的属官,但他并不是四川人,而是关中望族窦家一份子,据说父亲窦抗是李渊之妻窦氏的堂兄 。窦师伦广泛吸收西域地区的图案技法,设计出许多精美款式,以对称图案为基础,一直风靡到唐代后期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窦师伦,…敕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 。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 。”后来新疆吐鲁番、青海都兰等地都出土过这种蜀锦,如新疆出土的国宝《五星出东方锦护膊》《黄色连珠龙文绫》都是精品 。如前段时间五星锦才用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的汉代织锦机重新仿制修复了全部图文,而《连珠龙文》的背后明确写有景云元年(710)双流县字样,都能证明蜀锦的风靡 。当时唐朝的贵族女子大都以拥有一件“陵阳公锦”为时髦 。
推荐阅读
- 同城|顺丰同城难"顺风"?
- 热搜|“电信断网”上热搜:波及全国多个城市
- 网购|菜鸟春节保障300城照常收货,3亿补贴直接发给一线员工
- 东莞|马云刘强东投资百亿,华为把总部搬过去,这座城市现在如何?
- gdp|让华为搬总部,马云砸80亿,京东斥320亿的不夜城现在怎么样了?
- 东大门|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刘强东|这个城市咋了马云投50亿,华为跟100亿,刘强东跟300亿
- 直播|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卖假货,直播购物你被区别对待了吗
- 直播|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品牌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西城男孩|不该神话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