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城|锦绣之城:探访两千多年的蜀锦传承与成都锦官城( 二 )
唐玄宗以后,四川地区生丝产地以果州(今南充)、保宁(今阆中)等地著称,成都主打产锦,如贡品五彩背心在长安每件价值百金 。唐朝后期南诏屡屡骚扰成都,多次强行带走许多蜀锦工匠,使南诏地区也广泛流行蜀锦,客观上扩大蜀锦和纺织技术在云南民族地区的传播 。
宋代蜀锦依然兴盛,每年十二月中,专门以四月号称“锦市”,分门别类生产不同的锦缎,贡品生产有花式和标准,用来市马的花式图案又有区分 。《宋史·舆服志》中,写了各级官吏服装用锦的不同品种 。如:“中书门下、枢密、皇亲、大将军以上, 天下乐晕锦;三司使、学士、中丞……诸司使、厢主以上,簇四盘雕细锦;三司副使、宫观判官,黄狮子大锦……凡七等 。”基本都是以蜀锦为普遍 。北宋流行过一段时间上元节穿的“灯笼锦”,寓意一种五谷丰登的吉兆,也是蜀锦 。相传仁宗的张贵妃穿上灯笼锦,皇帝很喜欢,贵妃趁机告诉仁宗说是名臣文彦博设计的,仁宗十分高兴,就把文彦博进一步提拔重用 。这个故事记录在梅尧臣所作《碧云騢》中,因为张贵妃父亲当年曾经是文彦博府上的门客,为了帮助文彦博提议用蜀锦讨皇帝喜欢 。
文章图片
宋代开始流传流水落花锦体现了文人雅趣
文彦博这个故事也标志了蜀锦开始增添许多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风尚,宋代蜀锦的一些风格开始转变,最著名的就是“流水落花锦”,似乎来自李煜的名句“流水落花春去也”,以梅花和桃花图案夹杂波浪纹为主,这种蜀锦一直到明代都十分风靡,而且其他各地锦缎都大量山寨、仿制 。也是从宋代起,以蜀锦为标杆,其他地区织锦开始兴起,如打着宋锦旗号江南地区,尤其南宋主打杭州、苏州的纺织工业,充分借鉴蜀锦的工艺,迅速提升,成为宋朝织锦的代表 。但其审美和工艺基础是蜀锦,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来到成都以后,也曾在《晚登子城》诗中感慨:“锦机玉工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 。
到清代,四川的蜀锦和其他纺织品生产都是全国重镇,即使太平军一度占据江浙十余年,也以大量生丝和丝绸品远销海外赚取利益 。而清朝方面就把“织造府”(即著名的江南织造局,曹雪芹祖上出任的)转移到成都 。据《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光绪年间,“成都有机房二千处,织机万余架,织工四万人;丝织品占全川总额百分之七十,成都以产锦为主”,有“晚清三绝”的“月华”、“雨丝”、“方方”锦 。
四川的手工纺织业在西洋机器布匹大量进入以后,曾掀起过著名的土布洋布之争,一度受到很大冲击,跟着也顺应历史趋势进入缝纫机为代表的机器时代 。
推荐阅读
- 同城|顺丰同城难"顺风"?
- 热搜|“电信断网”上热搜:波及全国多个城市
- 网购|菜鸟春节保障300城照常收货,3亿补贴直接发给一线员工
- 东莞|马云刘强东投资百亿,华为把总部搬过去,这座城市现在如何?
- gdp|让华为搬总部,马云砸80亿,京东斥320亿的不夜城现在怎么样了?
- 东大门|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刘强东|这个城市咋了马云投50亿,华为跟100亿,刘强东跟300亿
- 直播|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卖假货,直播购物你被区别对待了吗
- 直播|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品牌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西城男孩|不该神话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