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学习西方第一人:六十八岁的文官,竟成功仿制西方大炮( 二 )


明朝|明朝学习西方第一人:六十八岁的文官,竟成功仿制西方大炮
文章图片

05:明朝对佛朗机炮的推广
不过,明朝对佛朗机炮的推广,主要不是源自林俊,而是汪鋐的屯门海战 。
屯门海战中,明朝俘虏了两艘葡船和二十余台佛郎机,不久之后,位于南京的皇家兵工厂(兵仗局)就开始大规模仿造佛郎机 。在王琼、汪鋐、林俊(嘉靖朝再度为官)等人的努力下,佛郎机由最初的船炮,被改进为守城的流星炮,之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1,为了使之机动,明朝人发明了架驼佛郎机铳 。
2,结合明朝技术,制造出装备于战车的熟铁小佛郎机 。
3,将两门甚至三门佛郎机铳合到一起,造出连续射击的连二佛郎机和连三佛郎机 。
嘉靖中期,北方九边、南方福建浙江等军事重地都装备了大量佛朗机炮,构筑了严密的火炮防御线 。史书记载,在1544年,佛朗机传入中国的二十年后,仅太原镇所配备的佛郎机就多达1091门 。
不仅如此,明朝戚继光、俞大猷、赵士祯(万历年间)等,都在佛朗机炮原理上继续改进火器,戚继光根据新式武器设计出了新的战车以及车阵,赵士祯根据子母铳原理,结合西洋番鸟铳开发出后膛设计的大型鸟铳鹰扬炮和掣电铳等 。
清朝之后,佛朗机炮被更名为子母炮,乾隆嘉庆年间子母炮的布防几乎遍及全国,但可惜的是清朝时期对子母炮的研究与改进陷入了停滞,几乎没有一丝进步可言 。
明朝|明朝学习西方第一人:六十八岁的文官,竟成功仿制西方大炮
文章图片

言而总之,佛朗机炮传入中国二十年后,就迅速发展为明军制式装备,被迅速应用于野战、守城、海战等各个领域,并保持持续改进,堪称明朝中后期最大的军事技术革新之一 。而这一切的起始者,却是鲜为人知的林俊 。
参考资料:《明史》、《一桩叛乱开启的明代武器革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