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前阵子做电视节目 , 有朋友提到 , 中国人玩驳壳枪最是出神入化 , 生生把这样一种曾被军火商宣判了死刑的轻兵器玩成了天下闻名的抗战神枪 。
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文章图片

▲ 原则上说 , 驳壳枪的套盒可以作为枪托使用 , 解决射击时的稳定问题 , 但中国人有更方便的法子
这个方法就是把手腕子一翻 , 横着打 。放平了的驳壳枪一扣扳机便会带出一道天然的扫射弹幕 , 无论是打对方的重点目标还是封锁掩护 , 都是要多爽有多爽 。
中国的军人和土匪 , 在战斗中就用这个简单的诀窍 , 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战例 。其中 , 在呼兰宫家窝堡击毙日军滨北司令岩丸军三郎 , 便是一个中国军人使用驳壳枪的典型战果 。
宫家窝堡之战 , 因发生在呼兰县双山附近 , 在日方记载中称为“双山战斗” , 发生在1938年8月29日 。这一天 , 伪满洲国滨北线沿线的日伪军部队 , 在滨北司令岩丸军三郎指挥下于此和抗联三军六师王英超部发生了激战 。
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文章图片

▲ 王英超 , 东北军骑兵军官出身的抗联指挥官 , 曾在伪满地方武装中从事兵运工作 , 因反对归屯并户击毙日军指挥官而转入主力部队 。1938年 , 抗联三军六师师长王德富战死 , 王英超受命指挥六师新创建的三个团 , 活跃在黑龙江滨北铁路沿线地区
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文章图片

王英超所部游击队主力为抗联第三军第六师一、二、三团(实际只有连级规模) , 总兵力约200人 , 从日方的作战报告中可以看到 , 这支 “抗日第三军游击大队王主任匪”时时对滨北线发动攻击 , 日军将其视为“有力匪团” , 提醒要进行“相当警戒” 。
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文章图片

在保存至今的日军1938年伪满地区作战地图上 , 可以找到“抗日第三军游击队 王主任”字样 , 记录的便是这支抗联游击队的活动 , 但王英超的部队飘忽不定 , 日军多次围剿 , 始终无法捕捉到他的主力 。
8月26日 , 为筹备过冬物资 , 王英超率部在附近的白奎堡活动 , 试图截断铁路 , 伏击日军列车 。由于情报不够准确 , 伏击没有成功 。
8月28日夜 , 王英超率部驻扎宫家窝堡 , 被内奸告密而行踪暴露 。岩丸军三郎当即调集部队 , 连夜对宫家窝堡发动了突袭 。
29日晨 , 双方的战斗打响 。一些指挥员建议转移 , 而王英超见这一次部队较为整齐(平时三个团是分散活动的) , 而且还有一些义勇军和山林队助战 , 于是决定就地迎战 。部队进入前一天在村庄外挖好的战壕 , 开始和日军交火 。
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文章图片

▲ 从地图上看 , 发生战斗的地点在山地与平原交界地 , 日军有备而来 , 若是抗联白天撤向山区 , 有在途中被截击的危险 , 王英超的选择有一定道理
2012年 , 笔者在哈尔滨抗联老战士李敏家中见到了王英超的侄子王光全 , 经他介绍 , 才了解到这次战斗的全貌 。战斗一打响 , 王英超便感到情况不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