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二 )


他原先推测日军是附近某一据点的部队 , 面对两三百名抗联和义勇军战士不占优势 , 但实战中日军兵力雄厚 , 火力凶猛 , 远远超出一个据点兵力的战斗力 。
事后他才知道 , 由于是岩丸军三郎亲自指挥 , 他共调集了绥化铁道警护队、呼兰铁道警护队、呼兰守备队、呼兰警察队、康金警察署 , 白奎堡自卫团等日伪军各部共八800余人 , 尽管日军是陆续到达 , 但抗联明显众寡悬殊 , 此战十分凶险 。
更大的问题在于后勤 。
激战到上午10点钟左右 , 有些部队弹药已经告急 , 战线出现动摇之势 。此时 , 鬼子的炮火把村子已经打着了 。
王英超从战况判断 , 日军这些部队来自不同系统 , 却能够有机配合 , 说明一定有一个“大官”在坐镇指挥 。
他决定找到敌指挥所的所在——此战抗联三军六师炮兵科长赵锡久也在现场 , 尽管没有几发炮弹 , 但如果老赵能顺利端掉鬼子的指挥中枢 , 此战还有翻转的机会 。
为此 , 王英超决定亲自到日军枪炮最密集的村南方向进行侦察 。他把指挥权暂时交给另一位抗联指挥官 , 自己到了村南最前线的战线上 。战线前方是一片豆子地 , 豆子已经结荚 , 王英超凭借出色的战术功底翻出战壕 , 沿着垄沟匍匐前进 , 试图接近日军战线 , 观察敌军形势 。
无巧不成书 , 他正好看到一队日军出现在前方约200米的距离上 , 其中有一个明显比其它日军级别高的军官正在用指挥刀左右指画 , 似乎在安排进攻路线 。王英超敏感地断定 , 这名日军很可能便是日军的重要人物 。
这个距离已经是驳壳枪的极限射程 , 但抗联一些神枪手不乏在这个距离毙敌的战绩 。在最后阶段的战斗中 , 日军伊藤少尉试图劝降杨靖宇 , 便是在这样的距离上 , 被杨一枪命中 。
由于抗联弹药奇缺 , 身为指挥官的王英超子弹也不多 , 他数了数 , “还有十三个子儿”——也就是还有13发子弹 。越看越觉得这个目标有价值 , 抱着不过日子了的打算 , 王英超一咬牙把这13颗子弹统统压进了弹仓 。
他隐蔽地向前爬到了一个适宜射击的位置 , 枪一抬手腕子一翻 , 一串子弹便飞了过去 , 那个日军军官应声而倒 。
这一下仿佛捅了老虎窝 , 日军立即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反扑 , 从开阔地上不要命一样向抗联的阵地猛扑 。此战我方记载敌死伤百余人 , 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候被击中的 。王英超在后撤中腿部中弹 , 身负重伤——直到负伤他还没有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
抗联|抗联英雄凭一支驳壳枪,点杀日军指挥官扭转战局,绝不只靠枪法好
文章图片

▲ 假如八路军五台根据地的唐延杰参谋长在场 , 一定会提醒王英超:伙计 , 你肯定打到大家伙了
半年前 , 唐参谋长在牛道岭打了日军的伏击 , 也是一家伙干过去日军突然发疯了一样反扑 , 最后老唐自己付了重伤 , 把聂荣臻调给他的干部队都调上前线才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 损失大得差点把聂司令心疼死——过后才明白 , 原来他的突袭把日军指挥官清水喜太郎少将给干掉了 , 此后日军惊怒之下的表现和在宫家窝堡一模一样 。
事后才知道 , 被王英超用13发子弹点杀在豆子地里的 , 正是此战日军的总指挥官岩丸军三郎大佐(推测这一军衔可能是伪满授予的 , 并非其在日军军内的级别)——这一战果得到了战后审问参战伪满绥化警护队中尉王体平等的证实 , 日伪《盛京时报》也在1938年9月对岩丸军三郎的战死和如何将其骨灰运回日本进行了长篇报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