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一言不合就数十万人干仗,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真有那么大吗?

【战国|一言不合就数十万人干仗,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真有那么大吗?】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围绕着上党郡的归属权问题展开决战,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超过百万,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秦国出动25万大军攻打赵国国都邯郸,赵、魏、楚三国出动30万联军合力抗秦,并成功击败秦军;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蒙武率60万大军攻打楚国,最终攻灭了楚国 。从上述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 。与之相比,同时期欧洲那些著名战役的规模就如同村战一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按理说,古代人口远不如近现代,可战争投入的兵力规模与近现代战争相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禁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真有那么大吗?
战国|一言不合就数十万人干仗,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真有那么大吗?
文章图片

事实上,夸大人数的情况在当时的历史资料中随处可见 。比如根据《史记》中的数据,秦国从公元前364年至公元前234年期间,共参加大型战役15次,其中有14次杀敌数超过2万,有4次超过10万,最多的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 。按照这些数字统计,秦国在长达130年的时间里共杀伤敌人将近150万 。那么秦国自己在这130年里又该损失多少人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秦军特别能打,伤亡100万怎么都得要 。可是越到后期,秦国出动的军队人数就越多,这显然不符合人口规律 。
战国|一言不合就数十万人干仗,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真有那么大吗?
文章图片

类似情况还有西汉初年的“白登之围” 。根据《史记》记载:“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这段是说匈奴冒顿单于率40万精兵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 。可问题是,以当时北方地区的生产力和生存环境,匈奴可能凑出40万大军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
“读史可以明智”,但并非史书中所写材料都是金科玉律 。受政治环境以及史官个人好恶等因素影响,即便正史也会出现一些偏坡之处,所以我们读历史不是毫无辨别地全盘接受,而是要加以分析辨别 。历史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类场景很多时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会重现 。从历史事件中寻找答案,“以史为鉴”往往能让我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汉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