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宋朝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谥号,王安石、苏轼都没获得

俗话说“生晋太傅,死谥文正”,对于古代的无数读书人来说,能够在死后被追赠“文正”谥号,是一件极为光宗耀祖的事情 。宋朝是一个以尊重读书人,且喊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响亮口号的王朝,一共有多少大臣得到“文正”谥号?
答案是9个 。平均约34年才产生一个“文正”谥号 。
获得“文正”谥号的9位大臣,按照逝世的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李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马光、黄中庸、蔡卞、郑居中、蔡沈 。
李昉是宋朝第一个被追赠“文正”谥号的大臣 。
文正|宋朝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谥号,王安石、苏轼都没获得
文章图片

1086年,司马光病逝 。当时宋哲宗年幼,由高太后摄政 。高太后很欣赏司马光,以宋哲宗的名义送了一个“文正”谥号给他 。当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又下令削去了司马光的“文正”谥号 。1126年,宋徽宗再次追赠司马光为“文正”……
“文正”谥号被拿走又拿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正因为“文正”谥号的珍稀,许多宋朝名臣都与这个谥号无缘 。如王安石、苏轼等人 。
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发起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损害了贵族阶层的利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当宋神宗病逝后,强烈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垂帘听政,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废除了新法 。1086年,王安石去世,只被获赠“太傅”,没有得到谥号 。1094年,宋哲宗亲政,任用章惇为宰相,恢复新法,并追赠王安石谥号,为“文” 。
文正|宋朝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谥号,王安石、苏轼都没获得
文章图片

有人说,“文”谥号高于“文正”;有人又说,“文”谥号低于“文正” 。他们说得都有道理,那就见仁见智吧 。
苏轼为什么没有得到“文正”谥号呢?
原来,苏轼于1101年病逝于常州时,刚刚因为朝廷大赦而结束贬谪生活,被任命为朝奉郎 。朝奉郎是一种正七品的官职,属于寄禄官,没有实际职权 。苏轼的官职太低,连获赠谥号的级别都没有达到,更别说被追赠为“文正”了 。
文正|宋朝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谥号,王安石、苏轼都没获得
文章图片

当然,是金子始终会发光 。当大浪淘沙后,苏轼的名字不但没有被磨灭,反而越来越响亮 。到了南宋时期,宋孝宗将苏轼追赠为“文忠” 。
【文正|宋朝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谥号,王安石、苏轼都没获得】“文忠”谥号仅次于“文正” 。颜真卿、欧阳修、张居正、林则徐、李鸿章等名臣都是“文忠”谥号的获得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