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宋朝故事有弑君嫌疑的宋太宗赵光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朝故事有弑君嫌疑的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 , 字廷宜 ,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本名赵匡义 , 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 , 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 , 宋太祖驾崩后 , 赵光义登基为帝 。
开宝九年(976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夜 , 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 , 当晚共宿宫中 。隔日(十月二十日)清晨 , 赵匡胤忽然驾崩 。二十一日 , 晋王赵光义即位 , 是为宋太宗 。
赵光义继位后首先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 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 。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 , 封齐王 , 侄赵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 , 赵德芳也封为节度使 。宋太祖和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 , 宋太祖的三个女儿为国公主 。宋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 , 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 。而一些宋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 , 赵光义都予以赦免 。
不过 , 赵光义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 。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 , 慢慢替换宋太祖朝的大臣 。此外 , 赵光义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 , 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 , 便于控制 。
赵光义扩大科举的取士人数 , 他在位时期 , 第一次科举就比宋太祖时代最多的数字猛增了两倍多 。科举使不少有才华之人都有机会入仕 。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 , 继续统一事业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 在宋朝的政治压力下 , 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 , 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相继向宋廷纳土归降 。
【宋太宗赵光义|宋朝故事有弑君嫌疑的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 , 赵光义先派大将潘美等挥师北上 , 围攻北汉都城太原 , 赵光义于二月率军亲征 , 宋军击退辽国援兵 , 灭亡北汉 , 终于结束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九十年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 , 再次形式上一统全国 。
同年五月 , 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 , 趁伐取北汉之势 , 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 。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 。赵光义下令围攻燕京 , 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 。赵光义亲临战场 , 结果受伤中箭 , 乘驴车仓惶撤离 , 北伐失败 。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 宋朝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宝上奏赵光义 , 请求趁交趾(越南)丁朝内乱之机南下讨伐 , 恢复汉唐故疆 , 统一交趾(越南) 。于是 , 赵光义任命侯仁宝为交州陆路水路转运使;任命兰陵团练使孙全兴、漆作使郝守俊、鞍辔库使陈钦祚、左监门将军崔亮为兵马都部署;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僎为兵马都部署 , 伺机进攻丁朝 。但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 , 白藤江之战中先胜后败 , 统一交趾(越南)的计划最终成为泡影 , 交趾(越南)得以保持独立地位 。
雍熙三年(986年) , 赵光义派遣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五位大将分东中西三路 , 以东路为主再行北伐 。西路、中路军进军顺利 , 而主力东路军屡遭辽军挫败 , 粮道被切断 , 终未能与中西二路汇合 , 于岐沟关大败而溃 。中、西二路亦只得南撤 。西路主将杨业因掩护军民南撤被辽军俘虏 , 在狱中绝食三日而死 。之后 , 北宋在对西夏党项族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屡次失败 , 但因其厌战 , 与宋廷议和 。赵光义以亲信傅潜、王超、柴禹锡、赵镕、张逊、杨守一及弭德超等为禁军统帅 , 多庸碌之徒 , 临阵惧战 。
推荐阅读
- 状元|中国古代的无厘头状元:宋朝王嗣宗,靠摔跤被赵匡胤钦点文状元
- 张载|被范仲淹警告,被欧阳修看中,张载22字肺腑之言,成国人精神坐标
- 岳飞|历史打假第11集:宋朝GDP占全世界80%,岳飞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 宋朝|宋朝人有多嗜赌
- 宋朝|宋朝以后,为何中国人的身高开始变矮了?原因很简单
- 宋朝|宋代的尊老、养老:安济天下年老者,鳏寡孤独有抚恤,致仕有余俸
- 宋朝|清平乐:宋代公主为何权力旁落?
- 宋高宗赵构|宋太宗还有后人存在,宋高宗为何会将皇位传给宋太祖的后人呢?
- 宋朝|柴氏子孙在宋朝的地位如何?其真如后世所说可以“横着走”吗?
- 宋朝|宋朝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军事积贫积弱,处处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