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解放军“三陈”知名度为何不如“三杨”?主要因为总理这句话

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征战,人民军队打败了各路军阀,赶跑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以蒋氏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在枪林弹雨中,人民军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将领 。在1955年授衔的一千余名开国将帅中,有很多同姓的将军,因此,有了大名鼎鼎的“三杨”、“三陈”、“三肖”和“三梁”等 。
三杨|解放军“三陈”知名度为何不如“三杨”?主要因为总理这句话
文章图片

陈锡联和陈再道的知名度,和“三杨”相似,但加上更加著名的陈赓大将,“三陈”知名度为何又没“三杨”高呢?
首先,“三杨”的知名度从红军时期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 。
长征时,“三杨”就以开路先锋而出名 。杨得志是红1团团长,强渡乌江和大渡河是他的杰作;杨成武则是红4团政委,率部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杨勇是红10团政委,在湘江战役和土城战役中两次负重伤 。到陕北后,20出头的“三杨”都担任了师级职务 。
三杨|解放军“三陈”知名度为何不如“三杨”?主要因为总理这句话
文章图片

抗战时期,“三杨”照样出彩 。巧的是,他们在平型关战役中,都是115师主力团的指挥员 。杨得志是685团团长,杨勇是686团副团长(相当于政委),杨成武则是独立团团长 。后来,杨得志开辟了冀鲁豫根据地,杨勇开辟了鲁西南根据地,杨成武跟随聂帅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 。“三杨”都是我军的抗日名将,特别是杨成武,率部在黄土岭消灭了日军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 。
三杨|解放军“三陈”知名度为何不如“三杨”?主要因为总理这句话
文章图片

解放战争中,“三杨”都是从纵队司令员升任为兵团司令员 。杨得志率第19兵团从华北打到大西北,横戈半个中国;杨成武率第20兵团参加平津战役,太原战役,进军绥远;杨勇率第5兵团进军大西南,解放了贵州省 。
解放后,“三杨”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杨得志和杨勇还担任过志愿军总司令 。后来,他们都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杨勇担任过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担任过代总参谋长,杨得志从1980至1987年担任总参谋长,是我军任职时间最长的总参谋长 。
三杨|解放军“三陈”知名度为何不如“三杨”?主要因为总理这句话
文章图片

而且,“三杨”在解放后,除了抗美援朝外,还参与了我军许多重大的军事行动,如杨成武指挥炮击金门和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等,杨得志参与了抗美援越与对越自卫反击战,杨勇在副总参谋长的任上参与指挥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
其次,“三陈”在建国后的知名度小于“三杨” 。
“三陈”中,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只有陈赓大将,而且时间不长,加上他主要在志愿军总部,所以个人战绩不是很明显 。解放初期陈再道在中南剿匪,陈锡联任炮兵司令员,两人都很遗憾地没有参加抗美援朝这场重要的战争 。
更遗憾的是,传奇大将陈赓1961年就英年早逝;陈再道被卷入内乱的漩涡,出来后没有大的表现;陈锡联一度主持过军委工作,还当过副总理,但80年代后就退居二线了 。
“三杨”的知名度超过“三陈”,主要还是因为总理的一句话 。
有两个成语,一个叫“三阳开泰”,一个叫“三羊开泰”,都代表吉祥 。
朝鲜战争爆发后,入朝参战的部队越来越多 。1952年2月,总理对就要出征的杨得志说:“你们十九兵团,还有杨勇、杨成武同志指挥的两个兵团,都是有着光荣传统、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我曾经说过,要把你们‘三杨’拿出来,叫做‘三杨开泰’!”
三杨|解放军“三陈”知名度为何不如“三杨”?主要因为总理这句话
文章图片

接着,杨成武、杨勇先后也入朝参战,杨勇还指挥了朝鲜战场的最后一场大战——金城战役,迫使美李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三杨”名将入朝,最终打败了“联合国军”,正应了“三杨开泰”的吉祥之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