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一条大鱼搁浅,数百村民前去割肉,不料全被大鱼活活压死

公元1736年——1796年乾隆年间,在朱翃清的《埋忧集》里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乍浦(浙江嘉兴)海潮汹涌久久不退去,冲走了无数海边的房屋,百姓和家禽,就连汤山天妃庙前的石狮子,都被冲到了都统衙门前 。
之后潮水渐渐退了,大地上一片狼藉,有一条海鳅搁浅在海滩上 。有数十丈之长(33.3米),海边的百姓纷纷去割它的肉,它的肉可以用来熬油代替灯火 。割它肉的人越来越多,海鳅忍不住疼痛,一翻身就压死了数百个人 。
清朝|清朝一条大鱼搁浅,数百村民前去割肉,不料全被大鱼活活压死
文章图片

古时候的永嘉县,海盐县一带经常有百姓会分食海鳅,海鳅虽然形象不佳,但它的肉质鲜美,是当时百姓餐桌上一道可口的佳肴;关于分食海鳅,这两县的县志上也曾有过记载 。时间久了以后,人们还发现海鳅肉可以熬成油脂,用来做成灯油绝佳 。当时还有很多本地人拿着用海鳅做的油灯,拿到外地去买,海鳅油灯质量很好,很快就销售一空 。
清朝|清朝一条大鱼搁浅,数百村民前去割肉,不料全被大鱼活活压死
文章图片

【清朝|清朝一条大鱼搁浅,数百村民前去割肉,不料全被大鱼活活压死】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在中国法律中是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正是因为人们滥杀滥伐导致许多珍奇的动植物灭亡 。在乾隆年间因为没有法律的禁止,人们随意捕杀海鳅,但在书中他们也受到了惩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