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你知道乌纱帽的来历吗?朝代崇尚的颜色有何区别?解读历史剧里的服饰密码
文章图片
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藏品展集中了晚清到1949年间的近代中国女装 。新华社 发
按照五德终始说,汉朝取代秦朝,应属土德,因为土德克水德 。而且土色黄,故汉朝崇尚黄色 。实际上,汉朝初期沿袭了秦朝的制度,汉高祖刘邦认为自己从南方沛县起兵,在方位上,南与五行的火对应,他认为自己的幸运色是红色,所以,他的龙袍是在黑的基础上加赤红 。到汉文帝刘恒时,汉朝皇帝的龙袍才正式使用黄色,但也会使用黑红 。
后来,唐高祖李渊下令黄色为皇家专用颜色,从此黄袍成了皇室专用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黄袍正式成为当皇帝的代名词 。从此,最高统治者主尊的服饰颜色被确定为黄色 。
到了唐宋时期,官员职位的大小品级也可从官服的颜色区别 。如《新唐书·车服志》和《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代三品以上着紫色,因而后世常用“紫袍金带”代指高官,此外,四品的官服是深绯,五品的官服是浅绯,六品的是深绿,七品的是浅绿,八品的是深青,九品芝麻官是浅青 。白居易《琵琶行》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说自己是江州司马,穿的是青衫,应该是八九品,官职不高,后人逐渐把“江州司马”引申为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
文章图片
图为西安大明宫内,身着唐代服饰的祭祀人员再现唐代“冬至祭天礼” 。新华社 发
【乌纱帽|你知道乌纱帽的来历吗?朝代崇尚的颜色有何区别?解读历史剧里的服饰密码】官服绣禽与绘兽
到了明清时期,官员的服饰颜色逐渐趋同,为了进一步区别尊卑等级,人们又开始在纹饰上做功课 。唐宋时期的官服上有“花”的纹饰,但主要用于装饰,而到了明清时期,则出现了各种飞禽走兽的纹饰,这些纹饰主要用于区分官员的等级 。
如今,我们常用“衣冠禽兽”这个词形容道貌岸然的人,实际上,这个词最初指的是衣服上绣着飞禽走兽 。在古代,只有官员才能穿这样的衣服 。据《舆服志》记载,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 。
比如,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象征仙风道骨和长寿,又鹤立鸡群;文官二品绯袍绣锦鸡,象征威仪和显贵;文官三品绯袍绣孔雀,象征吉祥、文明和富贵;文官九品绿袍绣鹌鹑,象征安居乐业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象征勇猛;武将三品绯袍绘老虎,百兽之王,象征智慧;武将四品绯袍绘豹子,象征灵敏快捷;武将九品绿袍绘海马,象征江山的稳定等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搜狐网
现在,我们常用“乌纱帽”代指官员的“饭碗” 。唐朝时,官吏流行穿圆领窄袖的袍衫,帽子流行“幞头”,幞头有四带,二带系脑后,二带反系头上,曲折附顶,这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做的软帽,也就是后来俗称的乌纱帽 。宋代的帽子比较有特点,在乌纱帽的基础上加了两个帽翅 。发明人据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尤其反感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于是就在幞头纱帽后分别加上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长,以后越来越长,这样官员并排坐着交谈很困难了 。
明朝的乌纱帽帽翅有了变化,帽翅直挺,呈椭圆状 。到了清代,乌纱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用乌纱帽象征官位的传统意味仍在 。
需要说明的是,清朝主要承袭了明朝官服的样式,略有所变化 。官员的服饰都统一为石青色,服装前后各有一块补子,上面有图案,被称为“补服” 。清官员的服饰颜色最终统一定型,区别的标志只剩下补子上的图案 。
推荐阅读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
- 选品|2022年的今天,你知道直播带货为什么会越来越火了吗?
- 留学生|全球连线|你好非洲卢旺达留学生的电商梦
- 百度知道|如何利用百度赚钱?分享十个普通人可以利用百度赚钱的方法
- 和尚|把梳子卖给和尚就是好销售吗马云告诉你正确答案
- 亿滋国际|万亿级的休闲食品市场,如何突破?4C新思路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