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都以为这个人死后会葬入“八宝山”,但是他死后却葬在了山沟沟里

郭沫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 。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学界大师汇聚一堂,鲁迅、闻一多等人直到今天依旧是需要后人敬仰的大学问家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郭沫若先生依旧能够“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卓然成家 。可见,其本人的学问非常深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师,更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
郭沫若|都以为这个人死后会葬入“八宝山”,但是他死后却葬在了山沟沟里
文章图片

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和农民们相处,感受农民身上朴实的气质,不由得喜欢上了大寨 。虽然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读书人 。可是,他们也得劳动,这是学习的必须手段 。也就是在汗流浃背的过程中,郭沫若先生和这里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还为他们写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郭沫若先生一行和大寨离别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双方都感觉到依依不舍 。郭沫若先生看着送别的大寨农民兄弟们,感到心中涌起一阵阵暖流,他承诺道:“以后有机会,一定会重回大寨,看看这些朋友们 。”
然而,岁月倥偬,郭沫若一行人离开大寨之后竟然再也没有回去看望的机会 。所以,这也成了郭沫若先生的遗憾 。
郭沫若|都以为这个人死后会葬入“八宝山”,但是他死后却葬在了山沟沟里
文章图片

因此,1978年,他在弥留之际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实现当初的承诺——回到大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虎头山,和那里的山水在一起 。于是,亲人们将郭沫若的骨灰送到了大寨的山野间,让他和这里的山山水水融合在一起 。
“我想象着郭老先生他的作品,那《女神》的诗风多豪壮、雄健、颇具阳刚之美 。郭沫若老先生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记在了更多人的心中 。我想象的《天上的街市》那么优美,人人都喜欢,但想象不出郭沫若的墓地会是这么样的荒凉 。
风云聚散,尘埃落定 。时间的流水终于为虎头山洗去了斑驳陆离的政治色彩,虎头山恢复了自然形态 。大寨人在山上种树立碑,开辟了森林公园,最引人思索的还是这两座墓碑 。”
郭沫若|都以为这个人死后会葬入“八宝山”,但是他死后却葬在了山沟沟里
文章图片

当然,郭沫若先生的确因为其人品而饱受诟病,甚至,有人说他就是个假惺惺的伪君子,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他所做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逢迎溜须 。
闻一多曾对他评价道:“如果他说了十句,只有三句对了,那七句错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辩证,那说对了三句,就为同时代和以后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 。”
甚至,鲁迅一生骂过无数的人,在我看来,骂得最狠的,莫过于郭沫若,说他是“才子加珂罗茨基(流氓痞棍)” 。郭沫若被骂是活该,因为他先去惹了鲁迅,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
郭沫若|都以为这个人死后会葬入“八宝山”,但是他死后却葬在了山沟沟里
文章图片

【郭沫若|都以为这个人死后会葬入“八宝山”,但是他死后却葬在了山沟沟里】但是,这种说法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而否定郭沫若先生文学成就 。况且,即使他善于钻营,善于溜须,但起码他还是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回到了自己曾经盛情赞美过的“大寨”,和那里的水土融为一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