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_历史|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

【缅甸_历史|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缅甸是一个山水秀丽、物产丰饶的国家 。如果说我国的云南省在彩云之南的话,那么缅甸还在彩云之南的西南面,正好扼守着中国的西南大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自古以来,中国和缅甸就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很早就以“胞波”(亲戚)相称,是名副其实的兄弟之国 。
缅甸_历史|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
文章图片

公元七至九世纪,中国处在唐朝时,云南处在南诏的控制之下 。与此同时,缅甸的骠国也处在上升期,骠国与唐的交往也很频繁,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宋朝时期 。
缅甸的蒲甘王朝于1044年建立,为缅甸第一个统一帝国,曾经兴盛一时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继续以武力迫使周边国家臣服,缅甸也不例外 。1277年,元朝与蒲甘王朝开始在云南边境地区发生战事 。1283年,元军自云南地区进攻蒲甘王朝,蒲甘城破,缅王向元朝投降,缅甸中部被元朝置为缅中行省 。随后,缅中行省撤销,但之后的蒲甘国王几乎都是元朝的傀儡 。自元朝败蒲甘王朝后,其领土就开始重归分裂,不久后正式灭亡 。自此,缅甸重新分成诸多王邦 。
缅甸_历史|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
文章图片

朱元璋明朝建立之后,先收复云南行省,然后在缅甸设置了三宣六慰,进行羁縻控制,但相互之间攻打实在频繁 。到明朝中期,六慰中的缅甸开始崛起,逐渐独立建立东吁王朝,之后东吁王朝势力扩大,开始入侵三宣六慰与明朝为敌,明缅战争终于爆发 。明军派出刘綎和邓子龙对抗缅军,明军在各地土司武装的配合下,取得攀枝花大捷 。万历十二年(1584年)九月,明朝平定了缅甸叛乱,万历十三年,明朝开设了蛮莫安抚司,缅甸的反叛势力减弱 。但随后又反,这时大明王朝北方战事吃紧,已无暇南顾 。
缅甸_历史|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
文章图片

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联合“大西军”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举旗反清”,兵败后从腾冲一路出逃,退入缅甸 。
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进攻缅甸东吁王朝,逼迫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次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朱由榔的部下随从,除少量降清之外,大部分人逃入中缅边界线附近避难,也就是现在的果敢地区 。
缅甸_历史|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
文章图片

大清随后平灭了吴三桂的叛乱,随着清朝国力的不断增强,西南边疆外的老挝、安南、暹罗等国纷纷被接纳为藩属国 。缅甸一直到乾隆帝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宗藩关系,两国在政治上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但缅甸国内政局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缅甸贡榜王朝建立,横扫东南亚,当时的南掌和暹罗都被其吞并,并不断对大清边境进行挑衅,中缅边境局势骤然紧张 。
1762年,缅甸再次向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未果,遂出兵入侵中国 。正式点燃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前后经过4次战争,大清也没有征服缅甸,因为气候和水土不服,将士减员严重,这是“十全老人”乾隆帝为数不多的失利 。缅甸也损失严重,双方已经打得精疲力尽,都有厌战情绪,于是,双方开始讲和 。最后,大清得到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朝贡体系,而缅甸受到严重削弱,失去了东南亚霸权,暹罗复国 。
缅甸_历史|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
文章图片

19世纪,英国已经在印度次大陆站稳了脚跟,开始对印度毗邻的缅甸虎视眈眈 。1885年,英国发兵击灭缅甸,1886年并入大英帝国所下属的印度,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缅甸贡榜王朝灭亡 。清朝政府命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进行抗议,但没有效果,大清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规定中国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旧朝贡,规定每十年一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