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牛千岁”
“春牛祈福——辛丑年贺岁展”
2021年是生肖牛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生产、习俗等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 。
牛的形象蕴含着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既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象征,也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与平安祥和之意 。
以牛为标、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此次“春牛祈福——辛丑年贺岁展”展可谓妙趣十足,展品通过“牛作年丰”、“福牛呈瑞”、“金牛奋蹄”、“吉牛迎春”四个单元,从牛与农耕时代的生产经济活动、牛与人类生活、牛与精神文化内涵、牛与传统民俗四个方面对拓荒牛、老黄牛、孺子牛、吉祥牛进行展现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为了营造喜庆的节日气息,展览还设计了丰富有趣的互动活动,参观者可以在展厅内动手体验壁画拼图,现场还有非遗传承人进行花灯、泥塑等项目的现场展演,让人们在赏牛、品牛中感受传统文化,体味牛的精神和牛年的淳朴与乐趣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的新石器时代牛头陶罐、南朝贵族女子出行画像砖、李可染《五牛图》等重点文物是首次来到瞻园陈列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资格最老”的展品,当属展厅入口处的C位——新石器时代的牛头陶罐 。这件陶罐出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南京市浦口区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当时共发掘墓葬31座,出土随葬品600余件,它的“邻居”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金陵始祖”新石器陶塑人面像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新石器·牛首陶罐》
貌不惊人的三足陶罐下腹贴塑刻画了一头俯卧的水牛:浅刻的一对牛角向上弯曲,凸起的牛头部位刻画出牛嘴、牛鼻和牛眼,牛头下方近罐底的位置浅刻蜷曲的牛腿和牛蹄,十分生动,展现了约公元前3000年先民们高超的陶艺水平 。“这是牛的造型首次在陶罐上出现,说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对牛进行驯化,牛在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了 。”展览策展人段媛媛介绍道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头等舱”
“春牛祈福——辛丑年贺岁展”
牛被用作交通运输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孔子坐牛车周游列国”的故事人尽皆知,可你有所不知的是最初的牛车更多的是被百姓用来拉柴运物的工具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到了六朝时,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舆、辇等,车又分为马车、鹿车、羊车,而贵族、官员中最流行当属牛车,作为身份的标志,牛车可以说是当时的“头等舱” 。
除当时战争不断、南方马匹稀缺,而且牛车舒适宽敞可以自由坐卧,速度也比马车慢少了颠簸之苦外,还因为牛车“有范儿” 。
辛丑年|这个展,“牛”气冲天!
文章图片

有学者认为,东汉自光武倡名节之后,逐渐形成优美的士风 。选举必采名誉,而名誉以“清”为最高标准,“羸车败马”是其特征之一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牛车所意味的节俭与曹魏重视官吏清廉不谋而合,因而乘坐牛车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 。到了两晋南朝,崇尚清白之风不减,例如重视“清议”,推崇“清官”,在艺术、文化甚至大众审美领域,“清”也是一个核心标准,那么看似质朴的牛车便成了“清新”之风的代表,成为上流社会追捧的出行工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