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努塞尔特三世|中东风云:为什么说苏伊士运河之战,是英国人霸权旁落的标志?

“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两国会处于何种境地呢?”——苏联致英国首相艾登和法国总理摩勒的信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
近日,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著名的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在被一艘货船堵了175个小时后终于被一阵大风吹正,这一事件也让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非常清晰直观地体现在世界面前 。
辛努塞尔特三世|中东风云:为什么说苏伊士运河之战,是英国人霸权旁落的标志?
文章图片

图注: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
此时埃及虽然独立,但依旧在英国保护之下,苏伊士运河也依然在英国掌管之中 。
后来随着法西斯意大利在非洲的扩张,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1936年8月26日和埃及法鲁克一世签订了《英埃同盟条约》,将埃及置于英国人的战车之上,并约定英国人有在苏伊士运河驻军的权利,条约有效期20年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和埃及人也都作为盟军的一员在北非和意大利、德国人战斗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纳赛尔为首的军官团推翻了无能的法鲁克王朝,建立真正独立的埃及共和国 。
图注:穿着军装的纳赛尔
1956年6月,埃及颁布宪法,纳赛尔当选埃及第二任总统并兼任总理 。
随后,纳赛尔在1956年7月26日公开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要求英法撤出苏伊士运河 。
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英国人和法国人 。
此时世界正陷入冷战,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重点一个在于欧洲,另一个在于亚洲中南半岛,中东世界还是英法的天下 。
辛努塞尔特三世|中东风云:为什么说苏伊士运河之战,是英国人霸权旁落的标志?
文章图片

图注:苏伊士运河全图
英法为了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以苏伊士运河实施“国际管制”为由召集了好几次国际会议,并且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但都被否定 。
于是英国和法国决定抛开国际社会,要给这个不知好歹的埃及一点颜色看看 。
三、第二次中东战争
但是此时英法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士兵和百姓都损失严重,要发动对于埃及这样一个不小的国家的战争,兵力还是不足 。
于是法国人邀请以色列加入,刚刚经历过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以色列对于埃及早就心存不满 。埃及不仅仅进攻刚刚立国的以色列,而且还根据自己掌控苏伊士运河的优势对以色列实施禁运 。
辛努塞尔特三世|中东风云:为什么说苏伊士运河之战,是英国人霸权旁落的标志?
文章图片

图注:第二次中东战争示意图
甚至因为埃及占据西奈半岛,对以色列唯一红海入海口的蒂朗海峡进行封锁 。以色列对此早就不满,甚至早在1955年就秘密制定了入侵埃及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 。
在英法的合谋之下,三方迅速达成一致,制定了由以色列主要攻击西奈半岛,吸引和牵制埃及主力;英法通过空军和海军轰炸埃及重要城市及军事基地并切断埃及军队的退路 。
在战胜埃及之后,胜利果实的分配上由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以色列占据西奈半岛 。
辛努塞尔特三世|中东风云:为什么说苏伊士运河之战,是英国人霸权旁落的标志?
文章图片

图注:后排左二为沙龙,左三为以色列参谋长独眼将军达扬
可以说作战计划非常完美,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发起战争,沙龙上校带领部队侵入西奈半岛,埃及迅速发起反击 。
但是埃及主要兵力都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奈半岛只有三万余人,埃及急忙派兵经过运河去支援西奈半岛 。
1956年10月30日下午6点,英法两国联合向埃及和以色列发起“最后通牒”,要求双方停火,并要求英法派兵进入苏伊士运河“保护航运” 。
辛努塞尔特三世|中东风云:为什么说苏伊士运河之战,是英国人霸权旁落的标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