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闲话大明后妃,明太祖之马皇后,朱元璋无法遮掩光芒的女人( 二 )
朱元璋还是不松口 。马氏便绝食,绝食时间为一餐,朱元璋第二天就改判宋濂发配 。
明军在北伐中缴获了大量元庭珍宝,马氏就说这些财富不如贤才;国子监学生补贴微薄,马氏就专门征一笔款项,加大对学子的补助;朝廷对囚犯以重役处罚,马氏就请求朱元璋从轻发落......
文章图片
以上几个例子,涉及人事任免,朝堂党争,人才培养,调拨粮款,量刑罚役,哪一样不是朝政?以后要是有人告诉你说马皇后不问政事,你就拿唾沫喷他,因为对方要么是睁眼瞎要么就是居心不良 。
马氏不是不干政,很多时候她只是有选择性地参与,并且方法得体,用最不会触怒朱元璋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 。如此一来,马氏既达成了自己的政治诉求,也避免留下了后宫干政的口舌 。
当然,这点只有非常熟悉朱元璋性情的马氏能做到,换了其他人,你看朱元璋会不会扇她耳光 。这也侧面说明了朱元璋对于马氏这个“糟糠之妻”,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
文章图片
就像马氏有一次问朱元璋最近是否国泰民安,朱元璋说这种事情你不该问,马氏当场就回怼过去: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问不可?朱元璋听后楞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
韵味悠远,余音绕王朝
马氏对于明朝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
第一,马氏的存在,保障了太子朱标的储君之位 。
朱标成为太子,且被当时所有的派系接纳认可,除了其自身嫡长子的身份外,也有马氏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元璋的人脉关系,同时也是马氏的政治资源 。
文章图片
马氏一直跟着朱元璋创业,大明几个主要的开国元勋,都是马氏的老熟人了 。别看这些哥几个功成名就后人五人六的,但在马氏眼里都还是当年跟在朱元璋身后的“马仔” 。现在马氏的大儿子做太子,这些老哥们有几个人会说不?
同时,朱元璋的诸多义子,也是马氏天然的政治同盟 。比如李文忠,沐英,徐司马,平安等人,都是马氏的义子 。马氏的慈爱相比于朱元璋的严厉,更能慰藉这些孤儿们的内心 。自然地,这些日后手握军政大权的义子,也成为了马氏的政治盟友 。
最后,马氏在后宫有很高的威望 。
文章图片
一来马氏自己是皇后;二来马氏育有多子;三来马氏待人宽和;四来马氏人缘极佳 。从宫女到朱元璋的其他嫔妃,都对马氏诚信拜服 。如此一来,娘娘们没野心了,其他皇子的心思也就不敢轻易显露 。
第二,马氏的存在,使得朱元璋立下了外戚不得干政的祖训 。
前文说过,马氏父母离世,且无哥哥弟弟 。也就是说,马氏几乎算是没有娘家人 。大明建国后朱元璋帮着马氏找娘家亲戚,费了一番周折也就只找到几个远亲 。当时朱元璋打算封赏马氏的亲戚,却被马氏拒绝了 。
文章图片
马氏的理由是,无功不受禄,也担心这些亲戚德不配位 。其实主要也是关系太远,马氏对这些远亲没什么感情 。最后也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并未赐予官职爵位 。
但客观上,马氏不厚赏亲族这一举动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宣布,以后朱家人选择后妃,都要从平民中的好人家里选择,切忌与当朝权贵联姻,并把这一条写进了祖训里 。
这就使得除了洪武初期和永乐初年之外,明朝绝大多数时期都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外戚干政现象 。而这与马氏自身的经历不无关系 。
推荐阅读
- 应用程序|《网空闲话》:警惕!“网络雇佣军”正兴起并成为网络攻击的帮凶
- 雷锋网|快手回应“雷锋网”文章《快手的大明王朝1566》:报道严重失实,将启动法律程序
- 朱元璋|朱元璋曾下令:严禁皇族吃人参,崇祯直到上吊前才知其用意
- 朱元璋|朱元璋能当皇帝,竟然是一个道士帮了大忙,正可谓天机不可泄露
- 朱元璋|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
- 燕王朱棣|朱元璋准备杀朱棣,被朱棣一封信吓得冷汗直冒:比他老子还无赖
- 刘邦|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非常相似?
- 燕王朱棣|如果朱元璋活着,朱棣能成功吗?给他三个胆都不行
- 朱元璋|朱元璋让刘伯温测国运,得到答案后大喜,没想到自己理解错了
- 朱元璋|一代江南绝色才女,朱元璋一夜宠幸后,朱元璋:“推出去,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