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40万日军攻打3年,葬送11万日军精锐,镇守此地的名将到底是谁?

1938年的6-10月,在长江的南北两岸,日军与国军集结百万兵力,俱都以悍不畏死之势,打响了“武汉会战” 。以40余万的伤亡为代价 。大大地消耗了日军将近26万的有生力量,为蒋公政府迁都重庆,也为大批的兵工厂,工矿企业西迁争取了时间 。
日寇|40万日军攻打3年,葬送11万日军精锐,镇守此地的名将到底是谁?
文章图片

这样的战术实施之后,日军连续三次的大规模进攻俱都被击退 。尤其是第三次的长沙会战之中,各路部队都对长沙城下的日军实施了反包围政策,成功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 。在日军因补给被切断被迫撤退之后,全线对其反攻 。最终取得了击毙5万日军的辉煌战绩 。
也因此薛岳获得了蒋公赠予的青天白日勋章,甚至美国也破例向其颁发了一枚独立勋章 。之后1944年,日寇第四次集中兵力对长沙开始猛攻 。日军兵力较之以往多了一倍有余,中部战场大量兵力俱都调往此处 。
日寇|40万日军攻打3年,葬送11万日军精锐,镇守此地的名将到底是谁?
文章图片

薛岳的“天炉战法”失效 。同年6月16日,岳麓山失手,负责长沙守备的军长张德突然率众逃跑,虽说其最终被薛岳枪决,但最终长沙依旧失守 。但私以为,这场战争依旧是打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他让斯大林放弃了他否定中国的想法 。
1942年元旦签署的联合国四大发起国中国能有一席之地,就是靠着长沙上万军民的浴血奋战的原因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也有着长沙会战辉煌战果在其中的作用 。当然,在中国战场之上其他奋勇抗日的军民们,也是中华之所以可以崛起的底气所在!
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是中国民众却始终无法忘怀那段历史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那段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历史太过血腥和惨烈,注定要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底;
【日寇|40万日军攻打3年,葬送11万日军精锐,镇守此地的名将到底是谁?】其二是侵略者面对中华民族的大度,始终不肯真心忏悔和反省,反而妄图篡改历史;其三是那段横亘于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由于牵扯了千万人民,掺杂了无数民族恩怨,至今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未能披露于世人面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