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_历史|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对方如何报答?

【日本_历史|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对方如何报答?】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对方如何报答?
若你在路上遇到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乞丐,这个乞丐还跟你民族有深仇大恨,帮助他的你会被周围的人不理解谩骂,帮助他你须负责吃喝拉撒,帮助他还让你欠了一笔巨款,帮助他导致你的儿子不能上大学,帮助他还导致你儿子因此许久都找不到对象,你一定会立马拒绝这份苦差事 。
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式的报恩还是存在的——这世上有这么一个老实善良的农民,他祖孙三代帮助了一名特殊的乞丐,还一帮就是47年 。这个农民是河南南召县梁沟村的孙邦俊,这个乞丐是一个日本战后遗留伤兵,而这名伤兵和他身后的故乡最后也将爱回报给他的恩人 。
日本_历史|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对方如何报答?
文章图片

感恩的心
那些日本人想起当初自己国家的所作所为,对中华儿女造成了重大伤害,可他们却不计较,还帮助一个受了伤了的日本士兵47年,他们都觉得惭愧又感恩 。这些石田东四郎的家人以及其他同胞们除了感谢,还在全国发起以石田东四郎名义的捐款活动 。
将全部捐款用到孙邦俊的家乡河南南召县的建设,增田町除了多次派代表访问南阳,还出资建立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 。日本人中进毅在梁沟村建立日中友好小学 。
而孙保杰当初没有完成的学业也由儿子孙禄峰完成 。孙禄峰有幸在南阳资助下公费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孙禄峰除了学习知识还收获了爱情 。他认识了一位日裔巴西籍的女留学生,二人婚后在巴西发展事业 。
日本_历史|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对方如何报答?
文章图片

故事的最后
孙保杰1997年去世,石田东四郎在2005年去世 。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他们的故事一直在家乡流传,孙邦俊一家三代帮助日本兵的精神很难得,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很质朴单纯的善良,帮人帮到底的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曾经的屈辱,曾经的战争我们永远都要记住,红旗上的那抹鲜艳的红是先烈们用血染红的 。永远都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记住南京的三十万同胞,以及千千万万的同胞,在敌人拿起屠刀的时候我们也要拿起武器 。
在战争中我们都恨极了那些双手沾满同胞鲜血的侵略者,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侵略者都愿意战争,除了那些极端主义的狂热分子,有些还只是孩子就被逼学着大人的模样举起刺刀,他们不想打仗也有家人也会思念故乡 。在他们手无寸铁需要帮助的的情况下,我们也可考虑伸出援手 。
当时的孙邦俊也没想到帮助一个日本残兵会有那么多的后果,也没想过帮助他会得到那么多的回报 。他只是善良,他知道那个受伤的日本兵如果他不救很快就会死,而他的良心一定会过意不去 。
而孙保杰是个孝顺的孩子,他虽因石田东四郎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也在婚姻之路有挫折,但也最终因石田东四郎找到了善良的王成香 。而石田东四郎的家人和同胞们也没有忘恩负义,而是以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孙邦俊一家和那些同乡们 。只能说孙邦俊一家很好心,而好心带来的好报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