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抗战第二年,曾经势如破竹的日军,为何就露出了败矣?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 。从卢沟桥事变时起 , 到武汉会战结束 , 是日军展开猛烈进攻、我军处于战略防御的时期 。这一阶段 , 日军凭借相对先进的装备和军事技术 , 相继攻占了我国东部的各大城市 , 导致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被迫退守华中 。但是在全面抗战第二年 , 尤其是武汉会战结束后 , 曾经势如破竹的日军 , 却出现了疲态、陷入了困境 。在此基础上 , 全面抗战也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
【抗日战争|全面抗战第二年,曾经势如破竹的日军,为何就露出了败矣?】
抗日战争|全面抗战第二年,曾经势如破竹的日军,为何就露出了败矣?
文章图片

总体来说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 是企图通过“速战速决”的方法 , 快速占领中国 , 继而利用中国丰富的资源充实国力 。但出乎意料的是 , 中国的庞大体量 , 直接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论” , 而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 更将日本彻底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潭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中 , 日本一步步走向失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