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存在大量高密度金属堆积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采访人员魏梦佳)国家文物局近日在成都宣布三星堆遗址新发现距今约3000年的6座古蜀“祭祀坑”并出土大量重要文物 , 让三星堆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 受到社会关注 。
中国最早设立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的北京大学日前表示 , 由北京大学考古队主要负责的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 目前发掘工作已由清理坑内填土层转入清理坑内埋藏层的阶段 。专家推测 , 将有更多新的发现陆续涌现 。
“根据前期进行的探地雷达和高灵敏金属探测结果 , 在8号坑下部存在大量高密度的金属堆积 , 推测应当是青铜器为主的祭祀用品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学术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说 。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 , 面积约12平方公里 , 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 。1986年发现的1、2号祭祀坑 , 曾出土了金杖、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1700余件 , 震惊世人 。
此次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 , 平面均为长方形 , 规模在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之间 。专家认为 , 8个祭祀坑整体构成祭祀区 , 是古蜀王国的祭祀场所 。
其中 , 8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于2020年12月 ,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大以及其他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 。北大考古队主要负责8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 。为做好此项工作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深度参与制定发掘工作规划 , 派出多名师生参与各阶段发掘及研究 。
考古学|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存在大量高密度金属堆积
文章图片
3月13日 , 北大考古队队员在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内进行发掘清理工作 。
8号祭祀坑位于三星堆祭祀遗址西南部 , 也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已发现祭祀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 其坑口长5.1米 , 宽3.8米 , 坑口面积约19平方米 。截至3月20日 , 8号坑已基本完成祭祀坑上部填土的清理 , 大部分区域已经揭露出祭祀坑填埋过程中形成的灰烬倾倒堆积层 , 并在部分位置开始暴露出更下方的器物层 。
根据目前发掘情况 , 8号坑的上层填土为黄、黑褐两色的夯土 , 厚度在50厘米至80厘米不等 。该层之下是一层包含有大量炭屑、烧骨渣、红烧土碎块堆积 , 同时还包含有少量金箔碎片和铜渣 。
“这层堆积的发现以及后期的研究 , 对分析三星堆当时所发生的祭祀活动以及后期的清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孙华说 。
考古学|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存在大量高密度金属堆积
文章图片
3月10日 , 北大考古队队员在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旁 。
8号坑的灰烬层之下就是器物层 。目前 , 在8号坑的西北角、靠近坑边的位置开始暴露出器物堆积 , 距离坑口约1.4米 , 考古队在此发现有中小型青铜器、玉器的集中堆积 , 还有8件玉石戈 。其中一件戈体型较大 , 长约35厘米 , 宽度达到10厘米 , 是非常罕见的大型仪仗用器 。
此外 , 8号坑还有较为特殊的一种堆积情况 , 即发现了较多的可能与建筑构造相关的遗存 。据考古队介绍 , 从目前来看 , 这些遗存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 第一类为大量较大体积的红烧土块 。在8号坑内发现有红烧土块的分布 , 尤其是在坑内东半部分 , 分布较为密集 。从这些红烧土块的体积来看 , 原本有可能是来自建筑的墙体等部位 , 后在有氧条件下受到灼烧 , 铁元素被氧化变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