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闲话大明后妃,明仁宗之张皇后,张氏以后大明内宫再无人矣( 二 )


文章图片

朱高炽
朱高炽当得“仁宗”之名,性情向来是比较好说话的,这与他的爷爷,父亲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男主人性情好,女主人便会稍显强硬 。
而朱高炽的身体不好,行动又诸多不便 。按照现在的人理解,过度肥胖,会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的病变,也伴随着“三高”,这就是说朱高炽的精力不会很好 。
所谓的“中外政事,莫不周知”,应该就是指张氏在这一时期有帮助过朱高炽整理往来公文之类的事情 。前有太祖的马皇后,后有万历的郑贵妃,其实都做过相似的事情,也的确谈不上是干政 。所以这个时期的张氏,只是很了解丈夫的执政理念与朝廷动态,仅此而已 。
朱高炽|闲话大明后妃,明仁宗之张皇后,张氏以后大明内宫再无人矣
文章图片

故宫
政务繁重,大胖子朱高炽只撑了一年就驾崩了,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 。张氏成为了大明第一位皇太后 。
从宣德年开始,张氏就开始正大光明地过问政事了 。朱瞻基登基时,已经二十六七了,这个年纪比起之后朱家几个十五六岁继位的小皇帝来说,朱瞻基已经算“高龄”了 。
可宣德时期,特别是宣德初年,朱瞻基几乎事事都向张氏汇报,要听取张氏的意见,这点其实很值得玩味 。
朱高炽|闲话大明后妃,明仁宗之张皇后,张氏以后大明内宫再无人矣
文章图片

朱瞻基
一则,朱瞻基政务经验不足;
朱瞻基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到处跑,朱棣在南京待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而谁都没有想到仁宗仅仅在位一年便龙驭宾天,朱瞻基并没有父亲仁宗一般有常年监国的政治经验 。
二则,朱瞻基心性不定;
朱瞻基懂事后,爷爷已经坐稳了皇位,并未如父亲,叔叔等人经历过战争的洗礼 。他可以算是大明和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君主 。虽然他自幼聪慧,但也因为朱棣的溺爱,身上沾染了一些纨绔之气 。
朱高炽|闲话大明后妃,明仁宗之张皇后,张氏以后大明内宫再无人矣
文章图片

明代皇帝出游
就比如他的“促织天子”的名号,足以说明他的玩心很重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能够约束他,监管他 。这个责任,自然落在了太后张氏身上 。
三则,张氏涉政,朝臣并无反感;
朱棣长子媳妇的身份,注定了张氏在政治上的老资格 。洪熙,永乐,甚至建文,洪武年留下来的一批老臣,很多是张氏的“老熟人” 。同时张氏一向口碑上佳,又是当今圣上生母,此前也没有什么“违制”之举,大家在心理上并不排斥 。
最重要的是,张氏影响朝局的方式,是皇帝自己去征求太后的意见,主动权还是在皇帝手中,而不是张氏做出类似“垂帘听政”的事情,在程序上可以算没什么问题 。
朱高炽|闲话大明后妃,明仁宗之张皇后,张氏以后大明内宫再无人矣
文章图片

明代皇帝出巡
四则,张氏约束外戚;
历史上后宫专权,往往都是一大群外戚势力强势崛起,与之前的朝臣打对台戏,抢夺话语权,这就会激起朝臣的强烈反抗 。
在张氏这就没有这个问题,一来张氏娘家人本来就是小门小户出身,人比较老实没什么野心,二来张氏非常注重约束张家人,且处处尊重朝臣,维护大臣的体面,这自然博得了文人们的好感 。
于是在宣德年间,我们经常能看到朱瞻基如何孝顺太后,太后又如何从各种小事上去劝谏皇帝应该如何体恤百姓,重用贤臣,还能看到太后经常召见几个重臣拉闲篇,不是回顾当年的“革命情谊”,就是强调现在的君臣同心,一派和谐景象 。
朱高炽|闲话大明后妃,明仁宗之张皇后,张氏以后大明内宫再无人矣
文章图片

明代官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