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三藩之乱从过程来看,反清联军在猪队友互坑的前提下,还能坚持八年之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尤其是郑经和尚之信,这两位已经不是猪队友了,而是搅屎棍 。吴三桂跟这二位奇葩一起反清,能成功就是见了鬼了 。
吴三桂|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文章图片

吴三桂的失策
两藩起兵,九省沦陷之后,清廷内部开始人心惶惶,就连康熙也有点进退失据,打算御驾亲征挽回颓势 。所幸有议政内大臣及时谏止,才没有让康熙继续犯错 。
可是,清军的颓势没有任何缓解,尽管清军东征西讨,但反清联军四面开花,清军的围剿顾此失彼 。
这个时候,新疆有准噶尔拥兵自重,东北有沙俄也虎视眈眈,各方势力都盯着康熙,随时准备入侵中原,分一杯羹 。如果此时吴三桂敢跨过长江,不说拿下北京,即使是拿下河南,满清的根基也会动摇 。
可惜的是,吴三桂在拿下湖南后,他就暂停了继续北进,转而与清廷进行谈判,希望能划江而治 。这一举动等于放弃了战争的主动权,给康熙缓了一口气 。
因为,三藩都是各自为战,康熙最怕诸藩对自己群起攻之,这会让他顾此失彼,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叛军逐一消灭 。但是吴三桂的这一停战,就给了康熙喘息的机会,让他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调整部署 。
因此,康熙果断回绝了吴三桂划江而治的谈判条件,并且还将吴三桂留在北京做人质的的长子吴应熊、长孙吴世霖一并处死 。断绝了吴三桂的念头 。
吴三桂|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文章图片

康熙的反击
康熙敢这么回绝吴三桂的求和,他也不是没有底气的 。
首先,三藩虽然拿下了大半个江南地区,但江南最重要的江浙财赋重地,三藩居然没有拿下来 。康熙有这个聚宝盆,就有源源不断的财力与三藩打消耗战 。
第二,康熙平叛的部队,主要是绿营兵和驻外八旗兵,北京的驻京八旗,关外的留守八旗都没有调动 。康熙手上还有牌 。
第三,反清联军多是乌合之众,只要拖住吴三桂,集中力量消灭其他势力,立马就能打击到三藩的士气 。并且,吴三桂希望划江而治,这本身就打击了联军的士气,让很多人对吴三桂的领导力产生了不信任 。
于是就在这种思路下,康熙集中兵力拖住吴三桂,然后朝着王辅臣发动猛攻 。当王辅臣被围困在平凉城,且吴三桂援救失败后,三藩之乱的有利形势开始倒向清军一方 。
随后,果不出康熙所料 。清军没有进攻,联军自己就乱了 。
吴三桂|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文章图片

内讧不断
就在王辅臣被围困的期间,盘踞在台湾的郑经拒绝了吴三桂让他沿海路北上,偷袭东北或浙江的建议,而是自作主张进攻福建 。当时耿精忠的主力在浙江与清军对峙,郑经此时偷袭福建,毫无疑问的让耿精忠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
反清联军的这个内讧,让康熙抓到了反攻的机会 。他重新调整部署,调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进攻耿精忠 。
这个时候,若是郑经还有一点理智,他就应该援助耿精忠,最起码也应该停止进攻 。毕竟他连耿精忠都打不赢,一个比耿精忠要强几十倍的清廷,他打的赢?
可是郑经偏偏就要打耿精忠,清军在北面攻耿精忠,他就在南面夹击,打的耿精忠腹背受敌 。最后只得向清军开城投降 。
于是福建这一路反清人马,就因为这种近乎于二逼的内讧,被清军平定了 。
耿精忠投降前夕,也不知道尚之信是在想些什么 。之前吴三桂督促他起兵,他以各种理由拒绝 。当耿精忠兵败如山倒时,他却突然宣布接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的封号,举广东之兵反清了 。然后更搞笑的是,宣布反清的尚之信拒绝吴三桂让他出兵的命令,继续在一旁坐山观虎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