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吴三桂反清时兵力是清廷二倍,占据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失败了?( 二 )


吴三桂|吴三桂反清时兵力是清廷二倍,占据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失败了?
文章图片

三藩之乱,虽名为三藩,真正反清到底的只有吴三桂,当然,往前追溯,吴三桂与其他藩王跟清廷的关系就不一样,其他藩王本身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对明廷没有任何好感,都是反明之后,无路可走,早早就投奔了后金 。
而吴三桂一直是辽东抗清主力,一直到明朝灭亡之后,才不得已与清军合作 。
正因为如此,真正反清的只有吴三桂,等到形势对其他藩王不利的时候,就选择了投降,康熙在应对三藩之乱的时候,采取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反叛者进行招抚,以此来分化瓦解三藩的实力,从而彻底孤立吴三桂,然后再进行打击 。
形势对叛军不利后,靖南王和平南王早早就被清王朝以只诛首恶,从者不究的糖衣炮弹给顺利收编了,耿精忠和尚之信归顺之后,吴三桂也就独木难支了 。
除了其他藩王之外,就连吴三桂一手培养的老部下,也都一一被劝降,三藩内部一盘散沙,让吴三桂无从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 。
吴三桂|吴三桂反清时兵力是清廷二倍,占据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失败了?
文章图片

其实,我认为,即使三藩都有反清的决心,内部也不会妥协,毕竟皇帝只有一个,当年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股最大的反元势力,在北伐之前先是痛痛快快的打了一场,然后才北伐的 。
这一点,估计吴三桂也是知道的,对反清这件事,吴三桂深知,从头到尾就是他最坚持的事情,当时三藩在反清的时候,台湾的郑氏(也是支持明朝的政治势力)不但不帮助三藩,反而从三藩的后背打击三藩,致使耿精忠等部腹背受敌,最终投降清廷 。
吴三桂反清为的是一己私利,没有一个好的旗号
吴三桂反清可以说是一手好牌,当时清朝统治下的清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假如吴三桂能够有一个好的旗号,反清还是大有可为的,然而吴三桂反清的最后,是自己称帝,最后走上了穷途末路 。
这就要说到吴三桂的黑历史了,农民军攻打北京时,吴三桂是崇祯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救星,结果吴三桂勤王速度缓慢,最终使得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自杀 。
当时的吴三桂处境很艰难,在无奈之下先是投降给了李自成,然而转而又背叛李自成,夺取了山海关,紧接着开始邀请清军入关 。
吴三桂|吴三桂反清时兵力是清廷二倍,占据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失败了?
文章图片

在清军入关的过程中,吴三桂扮演了一个不是很正面的角色,其实从当时打击农民军的角度来说,吴三桂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农民军推翻明朝,并且逼死了吴三桂的“君父”崇祯 。
在入关之后,吴三桂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攻击农民军,也避免了与明朝残余势力的对抗 。
随着清军的壮大,农民军与南明政权开始进行联合,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就不得不把枪口对准南明政权 。
吴三桂不承认万历皇帝后代福王的合法性,十分敌视南明,史可法派出的使者找他上拜帖,他不但拒绝,还摆臭脸羞辱史可法和南明 。后来永历皇帝被他抓住,他竟要斩首永历,不留全尸 。
永历帝在临死之前问吴三桂:“你难道不是汉人吗,不是大明的君臣吗?你为何叛国负君到如此地步呢?”
吴三桂为了向清廷邀功,最后还是杀了永历帝,等到康熙想要削藩,吴三桂再想打反清复明的旗已经没有任何号召性了,吴三桂反明而杀永历的事情,是得不到哪些反清人士的同情的 。
假如,吴三桂没有这样的黑历史,三藩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更加有愿景的政治口号,假如与台湾的郑氏达成合作,三藩兵分多路开始北上,郑氏从水路而上,击败清朝如儿戏一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