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清朝晚期国力衰退,重臣曾国藩拥兵30万,却为何不选择称帝?
清朝晚期国运衰退 , 重臣曾国藩拥兵30万 , 却为何不敢称帝?
清朝的国运算是高开低走 , 前几辈人维持的康乾盛世 , 在咸丰帝后逐渐陷入低迷 , 在咸丰皇帝去世后 , 继承江山的同治皇帝载淳太小 , 晚清时的国力也大不如以前 。在这种主少国弱的情况下 , 皇室集团只能依赖各地总督扶持 。
文章图片
力劝曾国藩率众独立的不只有心腹 , 连他的对手都深谙眼前的局势 , 劝他自立门户 , 太平军想要拉拢他一同举起扛清的大旗 , 并愿意臣服在湘军麾下供他驱使 , 忠王李秀成对曾国藩说:现在你不率众独立 , 等到慈禧安你个功高震主的罪名 , 到时你就后悔吧!但曾国藩听到对手这样对自己说 , 觉得李秀成是在挑唆自己跟清廷的关系 , 好对他们太平军手下留情 。
曾国藩能做到总督界的扛把子 , 目光肯定不会短浅 , 他之所以不选择称帝 , 无外乎这几个因素:
文章图片
第一:湘军表面上归曾国藩统帅 , 实际上是一个个分裂的小团体 。
曾国藩最初建立湘军时只有区区上万人 , 后来随着他南征北战 , 到处募兵 , 队伍渐渐发展到十二万人 , 也就是说这十二万军队是让曾国藩完全信任的 , 而其他支流的部队 , 除了他弟弟率领的五万亲兵是供他指挥外 , 其他外姓军队 , 他们都有自己的统帅 , 而且其他人马跟他的直属军队或多或少都爆发过矛盾 , 曾国藩真想称帝 , 还得考虑他们是否心悦诚服 。另外湘军队伍中也有朝廷派来"制衡"曾国藩的力量 , 他们假意归顺着曾国藩 , 其实是在密切监视着他 , 因此曾国藩只好按兵不动 。
文章图片
第二:慈禧显现了她的政治手腕 , 始终对他不放心 。
清廷对曾国藩的不信任 , 从咸丰帝在世时就显现出来 , 当时曾国藩在战场上崭露头角 , 咸丰就对这个书生出身的将才刮目相看 , 曾国藩当时仅仅是个在头衔在朝身在外的侍郎 , 却能号召起上万的队伍给他效力 , 咸丰肯定要忌惮日后他会功高震主 , 所以他去世时嘱托军机大臣 , 千万不要把实权交到他手上 。后来禧给儿子垂帘听政时 , 就听从了咸丰的建议 , 但她的政治手腕要比咸丰"狡猾" , 在大清帝国动荡的时候 , 慈禧赐予他威慑天下的军政大权 , 帮她稳固江山 , 在江山稳定以后 , 她又怕湘军会势可倾国 , 于是她把曾国藩的直属兵队一再分化 , 在湘军内部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
文章图片
例如又一风云人物左宗棠 , 就是慈禧用来制衡曾国藩的棋子 , 话说左、曾二人前期关系也是很好的 , 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得力助手 , 在曾国藩势力最大时 , 左宗棠还建议他自立称王 , 可是左宗棠的实力注定他是匹野马 , 是不会永远听命曾国藩的 , 加上两人性格同样偏执 , 最终渐行渐远 , 慈禧挺会观察形势 , 在曾、左二人决裂后 , 慈禧立马将分化的一支精锐军队转到左宗棠的麾下 , 这样一来 , 慈禧观看两位风云人物分庭抗礼 , 她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
推荐阅读
- 马化腾|清朝最厉害的商人,清政府都向他借钱,估计马云、马化腾都佩服他!
- 曾国藩|如何向上汇报坏消息,才能转危为机
- 湘军|清朝一将领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
-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是哪一个?不是汉朝、也不是唐朝
- 布政使|清朝时的“布政使”,放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你可能永远都不会信
- 岳钟琪|清朝岳钟琪,是投靠异族的汉奸,还是奠定中华版图的英雄?
- 清朝|满蒙联姻逐渐衰弱,暗藏清朝格局变化,反映满蒙汉三族地位变化
- 雍正|故宫发现清朝圣旨,雍正24岁儿子神秘消失,学者:雍正真狠心
- 康熙|康熙如果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为大国,西方列强或许也忌惮三分
- 学政|清朝学政官职不算高,为何很多人都说学政有与巡抚对抗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