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壹 | 权力和利益
《大明王朝1566》从始至终,都围绕“权”和“钱”去铺陈叙事,讲的是明朝,也是历代王朝“骨子”里的东西 。
天象,对于一个复杂的封建国家而言,不仅是自然规律,往往是某种象征 。
比如,瑞雪丰年 。
所以当大雪在除夕飘落,东厂提刑太监冯保欲想抢先喜报祥瑞,却惨遭掌印太监吕芳掌掴,为什么?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因为他犯了古代官.僚.体.系中的大忌:越级上报 。
朝野上下,等级分明,权.力纵错,这场大雪谁来报?如何报?都自有它的步法,而冯保还不够格 。
冯保野心大,却眼界短,抢功报祥瑞的举动,会牵惹众怒,导致吃相太难看 。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作为干爹的吕芳,深谙“宦官不参政”的道理,于是下令让每个人放开嗓子:呈报祥瑞 。
在权力错综复杂的深宫中,这种做法显然是最稳妥,最保守的,谁也不得罪 。
《大明王朝1566》借吕芳和冯保的器宇差距与处事方式,间接反衬出明王朝背后权力的盘根错节,波云诡谲...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朝下宦官的小摩擦是引子,引出的是朝上大政权相斗 。
嘉靖四十年,明朝年度财务会议于正月十五在西苑玉熙宫召开,会议目的很简单:清算国库 。
然而在过去一年,宫中开支过度,官员贪墨横行,又历经旱灾、水灾、战事...国库早已亏空 。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于是,一场建立在金钱的权力斗争,徐徐展开...
“清流”的张居正:真不知道我大明朝还有什么可吃 。
“严党”的严世蕃:照你这么说,去年为江浙修河堤、为皇上修宫室已经把我大明朝修得山穷水尽了?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两人话里藏锋,针锋相对,既是攻讦对方,更是讲给大明皇帝嘉靖听 。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位帝王,嘉靖帝炼道修玄二十载,从不上朝,却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 。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国库没钱,嘉靖知不知道?
他知道,并且与自己大兴土木,脱不了干系,也知道背后官.员大肆贪墨之事,但他不能捅破 。
因为背后的利益链,环环相扣,甚至关系着国之生计 。
而各路官员,围绕着各自的利益,以进为退,暗自较量,在险象环生的政.治局势,所有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维护本阶层利益 。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开头冯保只是越级想要喊声:下雪了 。就被重罚,因为他触碰到了权.力.斗.争的敏感红线——利益 。
明朝末年,权.力和利益是挂钩的 。
无论清流浊流,都各怀鬼胎 。正如嘉靖帝所说:不可因水清而独用,水浊而偏用 。
贰 | 改稻为桑
在嘉靖帝的首肯下,严嵩提出增加丝绸生产,扩大进出口贸易以填补国库亏空,将“改稻田为桑田”制为国策新政,在浙江推行...
嘉靖帝|14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剧!
文章图片

首先“改稻为桑”的新政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由《大明王朝1566》虚构的事件,但却显得十分真实 。
为什么?
因为这个事件能够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当时大明王朝的末期图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