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奕欣|奕訢是道光帝儿子,又身处权力中心,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爱新觉罗·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道光帝在秘密立储的时候,除了写下要传位于皇四子奕詝,还特地指明,必须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道光驾崩后,奕詝遵遗诏继承皇位,即咸丰帝,奕訢则被封为恭亲王 。
咸丰即位后,又授奕訢为十五善射大臣,将原庆郡王府赐给他为府邸,这里也是当年乾隆宠臣和珅的府邸 。咸丰三年,奕訢奉旨管理中正殿、武英殿事务,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 。不久,又奉旨在军机处行走 。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奕訢临危受命,留在京城担任议和大臣 。他经过谈判,分别与英、法使者签订了条约,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 。通过这件事,使得奕訢赢得了西方人对他的好感 。同时,与他一起参与议和的大臣文祥、桂良、胜宝等人,皆成为他集团的人 。
爱新觉罗·奕欣|奕訢是道光帝儿子,又身处权力中心,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文章图片

三、慈禧有“王”牌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是同治帝的生母,所以她才能理直气壮垂帘听政,因为同治帝还小,无法亲政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不管想做什么,都可以打着皇帝的旗号,这就是她的“王”牌 。
有皇帝在手,慈禧就已经赢了 。奕訢虽然可以在祖制家法上做文章,却始终不如皇帝说话管用 。从实际掌权意义来说,皇帝(实则是背后的两宫皇太后)才是主,奕訢不管权力再大,也只是辅政 。
爱新觉罗·奕欣|奕訢是道光帝儿子,又身处权力中心,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文章图片

四、奕訢集团实际脆弱
前面我们说过,英法联军入侵时,咸丰任命奕訢为议和大臣 。在此次议和中,奕訢不仅获得西方人对他的好感,也收获了一大批“心腹” 。但与其说是心腹,倒不如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便是肃顺 。
这些人表面上站在奕訢这边,看上去是其集团的人,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算盘 。就比如文祥,他一直就很注意与奕訢保持距离,甚至奕訢有些建议,他都不赞成 。像这种脆弱的集团关系,一旦遇到利益上的冲突,分分钟就会翻脸 。
爱新觉罗·奕欣|奕訢是道光帝儿子,又身处权力中心,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奕訢虽然是道光帝的儿子,可毕竟没有传位给他,给他一个亲王爵位也算是到顶了 。而他虽然身处权力中心,但只不过是臣,可慈禧代表的是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况且,奕訢本人是有缺点,就比如宝鋆曾说他:“虽甚漂亮,然究系皇子,生于深宫之中,外事终多隔膜 。”意思是他久居深宫,缺乏足够的阅历,对于很多事情都无法了解其根本 。当奕訢与慈禧双方发生冲突时,他的劣势一下就显现出来了,因此他始终斗不过慈禧 。
不过,奕訢最终还是得以善终 。光绪帝为他辍朝五日、持服十五日,赐谥“忠”,加恩进贤良祠,并配享太庙 。
【爱新觉罗·奕欣|奕訢是道光帝儿子,又身处权力中心,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参考文献《清史稿》《上谕档》《清实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