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电信公司遭攻击的警示 勒索攻击频发该如何应对|专家访谈| 犯罪团伙( 二 )
在运营商领域有15年工作经验的朱易翔补充解释道,与其说勒索犯罪团伙偏爱运营商,不如说他们偏爱的是偏关键信息技术设施类的、有较高支付能力的机构组织,运营商刚好满足了这些条件。除此之外,能源、金融、公共交通、政府部门等领域都是勒索攻击青睐的对象。另一方面,一些偏民生的、但同时网络安全工作做得不太到位的组织也容易成为被勒索的对象,这将提高勒索攻击成功的可能性。
为何防御勒索攻击这么难?
勒索攻击从诞生至今已经有数年的历史,从认知上来看它并非是什么新鲜事物,用常规的方式看,现在理应有较好的方式去应对这一威胁,但为何当下勒索攻击却愈演愈烈并肆虐全球呢?而根据公开报道看,很多受攻击的企业在安全建设上的投入以及建设水平并不差,但为何仍然无法抵御勒索攻击呢?
针对这个问题,三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安全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之中,企业的安全能力和攻击者的攻击能力间就会存在一个动态波动,因此,某一时期较强的安全防护能力并不意味着长期的高枕无忧。
于旸表示,在当前整体环境下,网络攻击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状态,要想更好的去应对这种威胁,就必然使用更高级的防御手段。“当网络犯罪组织将人工入侵和勒索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模式时,任何企业都很难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能够防得住勒索攻击,因为攻防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呈现,而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首先,攻与防的技术能力和水平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假设某企业将安全建设做到了95分的水平,那么在应对90分水平的攻击者时也许是轻松愉快的,但在网络攻击技术不断演变的当下,把时间拉长,在面对在未来掌握了新的攻击技术的攻击者面前,当前的安全建设是否还能100%做到彻底防住当时只有90分的攻击者呢?恐怕谁也不会有这个信心。
其次,安全体系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整体,网络安全建设的技术能力、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和素养,都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而产生波动,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安全水平。
在朱易翔看来,攻防两者间不对称性的存在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首先,防御本身是一个持续过程,想的是无时无刻都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但对攻击而言,只需要在某个时间点发起就足够了。
其次,除了时间之外,防御还要尽可能做到密不透风,任何一个漏洞都有可能会让你的整个防御体系被瓦解,因而要事无巨细的关注每一个安全细节。那么反观攻击者,则只需要找到一个打击点就可以完成入侵。
我们可以扩展开看,由上述不对称性所带来的也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那就是攻防两端之间的成本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在“百分之百的安全”不存在的情况下,企业能把安全做到95分已是难能可贵,而如果想要再提高哪怕1分,都可能会是一项巨大的投入,企业必然也会权衡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但在这背后,风险也许就在此汇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攻防双方的博弈永远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竞赛,在企业对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全面提升的当前,攻击者也同样不会停下脚步。就像马劲松说的那样,“攻击者在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利益取向的情况下,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可用的办法来去达到他的目的,并且不会轻易的停手。”
应如何降低遭遇勒索攻击的风险?
尽管与勒索攻击的对抗是非常难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无计可施,那么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去降低企业面临勒索攻击的可能性呢?
于旸表示,勒索攻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很难通过某一种防护方式去应对,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于企业而言,仍有很多还抱有传统的安全防御思想,认为做好边界防御就可以了,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任何边界防御措施都无法做到100%有效,哪怕只有一个风险点被暴露,再加上内部安全措施有些许的不到位,那么攻击者就有极大的可能去接触到企业的数据甚至是关键数据,从而实现勒索攻击。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