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安史之乱无人不知,但你了解史思明吗?安禄山的影子、狡猾的恶人
“安史之乱”无人不知,但相对于家喻户晓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存在感确实低得多 。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其一,“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区别,人们只记得第一名”,安禄山是这场浩劫的发起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史思明只是亦步亦趋的尾随者 。
其二,安禄山的人生更富戏剧性、反差更大:出身最底层的杂胡,却能实现草根逆袭,在当时世界的最强帝国身兼三大节度使、进封东平郡王;这样的人生赢家,其后竟悍然造反、残害自己所服务的政权,整个履历充满了话题性,更别提他跟杨贵妃之间的花边新闻 。
文章图片
正是凭借这份高超的应变能力、毫无底线的为人态度、史思明的人生从此得以改观,仕途极为平坦,平步青云 。而那300位奚人,在他看来只是工具而已 。后来的事实证明,为了实现他的私欲,别说300人,就是3万、30万乃至300万人的性命,在他眼里也只是个冷冰冰的数字而已 。
由于地位提高,在公元742年,史思明得到了前往长安汇报工作的机会 。此时的他已满40岁,多年的阅历让他的反应更加迅捷,以至于让李隆基都连连称赞 。聊到高兴处,皇帝大人甚至用手拍着这位蕃将的背勉励道:"卿贵在后,勉之 。"爱卿今后将会大富大贵,好好干!
“思明”这个名字,正是在这次接见中由李隆基亲自赐予 。不久后,史思明官升大将军、北平太守,上司正是自己的老友、发小安禄山,此时他的状态可谓如鱼得水、志得意满 。
文章图片
李隆基欣赏史思明,当然不是因为其才华,而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
那时李林甫主政,为了断绝汉人边将因军功出将入相的升迁机会,他向李隆基提出了不用文人、改为重用出身贫寒胡人的建议,理由是这些人忠诚、在朝廷里没有派系 。这两点与李隆基的诉求不谋而合,因此,不仅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哥舒翰等一大批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节度使,中下层将官也有众多类似于史思明这样的胡人 。
这一政策,客观上使安禄山得以光明正大的培养自己的嫡系,史思明毫无疑问成了他的头号亲信,也成了策划谋反的最可靠骨干 。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以“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十五万南下反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
安禄山的叛军共15万,其中既有蕃兵、也有汉人,几乎集结了大唐王朝北部最精锐的武装力量 。其中还有他苦心培养了十余年的嫡系部队“曳落河”,几乎全由契丹、奚、突厥等骁勇悍战之士组成,当然了,还有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等身经百战的猛将 。
文章图片
而中原地区则和平了上百年,数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 。因此,叛军初期势头相当凶猛:“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 。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
但所谓“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叛军实际上是为势所迫、为逐利而战,当这两项因素起了变化时,很容易产生内乱 。安禄山的老铁史思明,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一点 。
起初,史思明作为叛军阵中的头号悍将,负责经略河北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残忍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所到之处,他任军人肆意烧杀抢掠,甚至以杀人取乐 。拜他所赐,河北地区(黄河以北)成了人间炼狱 。
但一旦遇上硬茬,叛军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 。公元756年4-5月,面对李光弼、郭子仪,史思明连战连败,被打得稀里哗啦、落荒而逃,叛军河北老巢几乎要被唐军拿下 。
推荐阅读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火狐|火狐回应 Firefox 无法访问网页:服务器更新触发 bug,现已解决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建言|“泽平宏观”公众号已搜不到,建言文章违规无法查看
- 邹非序|大吉大利,今晚吃啥?供应链危机持续,澳肯德基“无鸡可炸”
- 马云|出现在各大综艺上的电商巨头倒了?市值蒸发62%,马化腾也无奈
- 一加BudsPro秘银配色怎么样-一加BudsPro真无线耳机评测
- 网文|网络文学无战事:谁在看?谁在写?谁在赚?
- 无障碍|B站上线多项无障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