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朝想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河套地区位于我国黄河几字弯流域一带,即现今的宁夏、内蒙古、陕西一带 。与西北其它地区不同的是,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自古以来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尤其以盛产牧草适合放牧养马而得到历代中原王朝的青睐 。
文章图片
而当时大明王朝已没有那么多能战之将,嘉靖皇帝就将目光定在了一位名叫曾铣的能臣身上 。
曾铣是为数不多的一直主张武力收复河套地区的大臣,在山东政绩很好,也曾受命在山西与俺答汗交手过几次,战绩不错,这正符合嘉靖皇帝的用人标准,最主要的是,他力主武力收复河套,也给了嘉靖皇帝很大信心 。
于是,将其召回朝廷,任命为兵部侍郎兼三边总督,全权总览陕西、山西一带队的蒙古出兵问题 。
为了支持曾铣,嘉靖皇帝不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拿出全国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拨给了曾铣,还将反对对蒙古大举用兵的延遂、陕西、宁夏三省巡抚统统罢免,此等支持可谓是明朝对北方用兵最为坚决的了 。
文章图片
可是,曾铣首次出兵并不顺利 。
原因是虽然明军以人数和后勤保障上的绝对优势击退了俺答汗的部队,可并未伤其根基,只是将俺答汗打跑了,而按照事先安排,负责西路堵截的陕西巡抚又贻误了战机,没能堵住俺答汗,致使这次劳师动众的围剿就这么偃旗息鼓 。
待明军撤回关内后没多久,俺答汗又率领蒙古骑兵赶来,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让明军白忙活了一场 。
这件事给朝野震动很大,也让嘉靖皇帝动摇了信心 。可曾铣依然不愿放弃,在内阁首辅夏言的支持下,上书朝廷请求二次出兵,势必要将霍乱边关的隐患彻底铲除 。可这一次,嘉靖皇帝就没那么积极了,不知如此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是否值得 。
内阁次辅严嵩洞察到嘉靖皇帝左右不定的心思,于是联合其它朝中重臣坚决反对此次用兵,并且质疑夏言与曾铣收复河套地区的动机,状告二人有内廷与边将内外勾结之嫌 。这在明朝是大忌,等同于蓄意谋反 。
文章图片
后来,严嵩又指使甘肃总兵仇鸳诬陷曾铣克扣军饷,隐瞒败绩,致使嘉靖皇帝终于雷霆大怒,将夏言、曾铣二人一同下狱,经三司会审后,斩首示众 。
因为夏言、曾铣被斩,收复河套地区的计划也就告一段落,此后嘉靖皇帝不许任何人再提收复河套之事,否则将定以重罪 。
其实,夏言、曾铣虽然死得冤枉,但河套地区在明朝时期真的是非常难收复的,反对大举动兵收复河套的大臣也并非全是因为怯战 。
因为早在成化年间,明朝就曾大举动兵意图收复河套,当时明朝的武力还要比嘉靖时期强出很多,领军的也都是白圭、马文生等名将,兵力更是达到8万以上,曾经过先后两次大规模搜索式打击,每次都将蒙古人击退打跑,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又回来了,而且轻而易举的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致使明朝一次次的无功而返,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
之所以明朝在军力、国力等方面都要远远强于那些盘踞河套地区的蒙古残余势力,但就是始终无法收复河套,其实并不是兵的问题,也不是将领无能,而是因为河套地区在明朝时期已经逐渐进入了沙漠化,农作物很难在这里生长,也就很难从关中迁移百姓来这里开垦发展 。
文章图片
【明朝|守不住的养马宝地:明朝想收复河套平原,为何如此之艰难】
推荐阅读
- 董成鹏|张朝阳留不住的人
- 威胁|辱骂、威胁、连环夺命call,细数那些被“朋友借贷”套住的“倒霉蛋”
- 征信|辱骂、威胁、连环夺命call,细数那些被“朋友借贷”套住的“倒霉蛋”
- 明朝|在古代,截杀外地来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 明朝|明朝十六帝,没有一帝不奇葩:都在这儿了,值得收藏
- 明朝|明朝最奢华的皇室墓地,藏有五千多件珠宝,墓门敞开,却从未被盗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 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经翻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 街亭|如果镇守街亭的是诸葛亮,守住的几率有多大?大将魏延一语道破!
- 俸禄|明朝俸禄低到令人发指,为何还人人想当官?只要陋规还在都能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