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李宗仁长子:被父亲寄厚望,却一生独爱生母,母亲百岁生日宴痛哭( 二 )


于是乎 , 短短几个月 , 李幼邻便向父亲提出离职请求 。他的理由很简单:他不想和腐败的政府有任何联系 。李宗仁听了极为痛心地道:
“我亦感我国政府的腐败 , 一心想来一次变革 , 但当今国人不团结 , 个人亦无能力挽狂澜 , 你见过西洋发达的科学 , 可以通过亲自的目睹 , 找出改革的措施 。既然你不感兴趣 , 那么不好勉强 , 随你志愿吧!”
李秀文见到这境况虽然也有些不高兴 , 但她也还是对儿子的行为表示了支持 。
回到美国后 , 李幼邻带着一心要闯出一点样子的架势开始打拼 。可初打拼时 , 他去找工作 , 遭遇的是不断碰壁 。择业遇难后 , 他想做生意 , 可每次想到门路后 , 他又不知如何下手 。
最后 , 在万般无奈之中 , 眼瞅着二战即将结束了 , 他决心做点实业 , 说服朋友跟他一起做实业时 , 他搬出了他的父亲 , 他说:“我是二战抗日将军的儿子 , 我对战争有准确判断 , 相信我 , 战争马上要结束了 , 现在做实业说不准就有出头之日 。”
显然 , 将军之子的李幼邻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 几个说干就干的年轻人经过商讨后决定每人先出资4000美元 , 用于生产电容器 。
1946年初 , 李幼邻和他的几位朋友来到当时英国人统治下的香港 。从新建厂房、安装设备、招工培训到产品投产 , 几位年轻人整整折腾了两年时间 , 他们的电容器终于生产出来了 。
可眼看着革命即将成功时 , 因为产品无法进入市场 , 一群刚创业的年轻人瞬间泄了气 。产品滞销的那段时间 , 李幼邻每天看着堆积如山的产品和流水似的开支 , 每日都忧心忡忡 。有几个瞬间 , 他甚至恨不得一股脑儿把自己生产的电容器倒进维多利亚港里 。
但这些电容器毕竟是被李幼邻视为孩子般的存在 , 所以 , 他即便再有情绪 , 定也不会真的就此放弃 。但为了生存 , 为了出路 , 他们最终还是妥协了 。
1950年 , 李幼邻等对残酷现实低头了 , 他们将产品贱卖给了美国一家小公司 。这样一来 , 他们至少能保证不至于血本无归 。
将产品贱卖后 , 他们眼睁睁看着产品被人以高价再度卖出 。他们辛辛苦苦缝制的衣裳 , 终于成了别人的嫁衣 。
这次的失败创业经历对李幼邻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因为这次的打击 , 李幼邻在接下来多年里一直极其谨慎 。他们在香港创办的实业公司 , 一直苟延残喘地维系着 。
几年后的1958年 , 李幼邻终于在人生低谷上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 早已做好各方面准备的他在一次因缘际会中得了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直接让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纽约华尔街上的老板 。
之后 , 经济状况迅速好转的李幼邻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间 , 每到周五 , 他就驾着车带上家人外出旅游 , 住一两天旅馆 , 或游泳、或登山、或滑雪 , 生活十分惬意 。
1965年 , 已经因政治失意居于美国做“寓公”的李宗仁决定回国 。面对经济境况并不好的父亲 , 已是华尔街大老板的李幼邻给了父亲一大笔美金带回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