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为何一定要消灭准噶尔汗国?

自噶尔丹上台后,一直东征西讨不见丝毫收敛,对此清廷一直抱以忍让态度,但是一味的忍让和赏赐并没有安抚噶尔丹那颗从不安分的心,反而让其有恃无恐,连大清的传统盟友的不放过,等打到乌兰布统后,距离京师只有七百余里,虽然噶尔丹没有进犯京师的意思,但如果骑兵强行军的话,两三天也就兵临城下了,这的确威胁到了清廷的安全,一时间朝堂震动 。
如果这都能忍,那大清的声誉将会跌落谷底,并且失去对大漠南北蒙古的控制,这是康熙帝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眼看大乱将至,清廷无奈之下只能出兵平叛 。
康熙|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为何一定要消灭准噶尔汗国?
文章图片

经过两次大战的失败,噶尔丹人气尽失再也没能有效收拢残部,最终暴毙而亡,当然,所谓的暴毙方式有很多传说,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噶尔丹身殒,大清撤兵,恢复了一段时间和平态势 。
当时康熙帝的阶段性任务完成,顺便收了喀尔喀蒙古算是意外收获,他并没有想屠城灭族,只是想收拾噶尔丹这个不听话的祸头,目的达成就大军回撤了 。
策妄阿拉布坦
噶尔丹接手的是哥哥僧格的汗位,但僧格是有儿子的,也就是策妄阿拉布坦,知道叔叔势大,策妄阿拉布坦没敢说啥,很自觉的听从调遣,但是噶尔丹并不放心,存心害死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弟弟索诺木阿拉布坦,于是策妄阿拉布坦亡命天涯,但始终观察着准部的局势 。
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出征喀尔喀蒙古,策妄阿拉布坦趁机掏了噶尔丹老巢,噶尔丹停留科布多不是因为爱上了那个地方......而是被策妄阿拉布坦遏制在那片区域,最终噶尔丹身死,策妄阿拉布坦将其骨灰送去京师 。
康熙|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为何一定要消灭准噶尔汗国?
文章图片

噶尔丹出征期间,策妄阿拉布坦就和康熙有过多次沟通,为噶尔丹最终败亡做出贡献,人呢,也貌似比较恭顺,所以噶尔丹死后,原势力版图完全都被策妄阿拉布坦继承下来 。
五世某喇嘛死掉,可是死讯却被第巴桑结嘉措隐瞒了下来,某喇嘛的权势被桑结嘉措所垄断,看出端倪的和硕特部拉萨汗杀了桑结嘉措,清廷扶立了六世某喇嘛,但是西藏王公统统不承认 。
就在这时候,策妄阿拉布坦参与了进来,他昼伏夜出赶路,出其不意的干掉了拉萨汗,实行区域统治,大清出兵也被大策凌敦多布击败 。
康熙|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为何一定要消灭准噶尔汗国?
文章图片

再次出征的抚远大将军变成了胤禵,年羹尧负责后勤保障任务,胤禵就知道在帅帐里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加贪污,不亦乐乎,最后如果不是岳钟琪违抗胤禵军令,建议噶尔弼提前出击,拿回西藏,估计胤禵回京能被康熙帝揍死,后来再次出发虽然顺利,一度打到乌鲁木齐,可恰在此时,康熙归天了 。
雍正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收了胤禵的兵权,雍正三年正式议和,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噶尔丹策零继位 。
康熙|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为何一定要消灭准噶尔汗国?
文章图片

噶尔丹策零
噶尔丹策零派特磊北京,请求去西藏礼佛,为亡父设供祈福,清廷担心他犯了他爹的老毛病没有同意,并要求把青海的罗卜藏丹津押解到京师,这一等就是一年左右,雍正帝的耐心被耗光,决定征讨准部,而此时的罗卜藏丹津正在半路,押解队伍一听清廷出兵,就将其送到伊犁,并遣特磊上报表达自己承认错误,人在途中云云 。
雍正帝想出了个不大精明点子,要打则打别给准部准备时间,要和则拉拢住短期内不会有二心,他提出的条件是“请封号”,所有属下编入旗籍分佐领,那噶尔丹策零能干么,本着清兵西路军直接就下了手,这条件根本无法接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