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刘备取益州,庞统提出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要用中计呢?( 二 )


这种情况下,刘备的后勤补给怎么办?不可能从荆州运输吧,没有补给就没法打持久战,拖就被拖死了 。法正告诉刘备,这招可谓釜底抽薪,虽然很管用,但是刘璋不可能采用 。因为刘璋这个人虽然没本事,但是对老百姓很仁慈 。
刘备|刘备取益州,庞统提出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要用中计呢?
文章图片

果然,刘璋不光不接纳坚壁清野,还把提意见的人法办了:“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 。何心能安!”
最后,他宁可开城投降,也绝不祸害百姓 。就凭这一点,我们该为刘璋的人性之光点赞!
需要补充的是,给刘备提出三策的庞统,却在胜利在望的时候,说了句让刘备扫兴的话:“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
当时刘备正为即将到来的胜利举杯欢庆,庞统却说,咱做的这事算不上仁义之兵,不值得庆贺!惹得刘备很生气,可庞统却始终不道歉 。
刘备|刘备取益州,庞统提出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要用中计呢?
文章图片

怎么理解庞统的言行呢?我认为他一条条“不讲道义”的计谋是大格局,不会去考虑狭隘的“仁义”,而内心深处却又时时被“仁义”所羁绊,因而表现出前后矛盾 。
所以,我认为庞统更率真,“小人”做了敢承认 。刘备则有点“伪君子”,平时一脸仁义,关键时候“虚伪”就不小心露出来了!
刘备|刘备取益州,庞统提出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要用中计呢?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