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杜月笙后人现状!遵遗嘱不走黑道的子孙如今在各地的这些行业任职( 二 )


“他不这么死心塌地跟着老蒋 , 会没希望 吗 ?!”
因为当时老蒋的“特使”在场 , 众人忙捂住孟小冬的嘴 , 可她却仍声嘶力竭地挣脱开喊道:
“就是你们让他跟着老蒋逃出上海 ,  踏上了不归路啊 !
孟小冬不愧为杜月笙晚年的挚爱 , 她懂他 , 也只有她知道 , 他临终的遗言是在感怀自己想带着兄弟走白道的理想破灭了 。
杜月笙|杜月笙后人现状!遵遗嘱不走黑道的子孙如今在各地的这些行业任职
文章图片

杜月笙与孟小冬
孟小冬痛苦欲绝 , 离开时的杜月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4岁那年 , 杜月笙冲着奶奶喊出的那句“我一定要一身光鲜 , 一家风光!我要起家业 , 开祠堂!”终只实现了一半 , 他起了家业、开了祠堂 , 也风光了 , 却终究没有“光鲜” 。
光鲜从来属于“白” , 不属于“黑” 。
好在 , 杜月笙的后人终把他的这一理想实现了 。
杜月笙一生共有八子三女 , 分别是大太太沈月英所生长子杜维藩;二太太陈帼英生所生杜维桓、杜维翰、杜维宁三子;三太太孙佩豪所生杜维屏、杜维新两子;四太太姚玉兰所生四子女 , 儿子杜维善、杜维嵩 , 女儿杜美如、杜美霞;五太太孟小冬养女杜美娟 。
11子女均对父亲极其敬重 , 长子和三子甚至还曾透露:想要成为父亲一样的人 。但杜月笙遗言被公布后 , 他们中的每一位都谨遵父亲遗言 , 未走黑道 。
杜月笙长子杜维藩最终成了台湾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 , 次子杜维桓则选择了从政 , 他后来任职于联合国总部 。三子、四子杜维屏、杜维新则成为了商人 , 他们的商业多集中在巴西、美国等地 。
杜月笙五子杜维翰在黄埔军校毕业后 , 留在了上海工作 。他虽是是军校毕业 , 却和父亲一样温文尔雅 , 很有文人的儒雅气质 。
六子杜维宁一直做着极其普通的工作 , 并最后在上海终老 。
七子杜维善先在台湾地质部门 , 后迁居加拿大经商 。杜维善是杜月笙子女中露面较多的一位 , 他除了是商人外 , 还是一名知名度很高的古钱币收藏家 。
杜月笙|杜月笙后人现状!遵遗嘱不走黑道的子孙如今在各地的这些行业任职
文章图片

杜维善
2003年 ,  杜维善把毕生收藏的名贵古钱币捐赠给上海 , 上海市人民政府给予其“上海市白 玉兰荣誉奖” , 上海博物馆还专设 “维善钱币馆” , 供各界人士参观 。
杜月笙八子杜维新早逝于台湾 , 这里不做过多赘言 。
杜月笙的长女嫁给了约旦外交官 , 成为了一名外交官夫人 。次女杜美霞是四太太所生 , 却是孟小冬抚养长大 , 所以与孟小冬感情更好 。晚年孟小冬就由他照顾 。
三女杜美娟和大姐一样 , 嫁给了一位华裔美国外交官成为了外交官夫人 。
想来 , 若杜月笙能看到子女后来的种种 , 他定会无比欣慰 。他们都如他所期望的那样:无一人从黑道 。他们不仅都干着正经、光鲜的工作 , 还都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
今天杜月笙的孙辈几乎都在国外 , 他们中的很多 , 如杜月笙外孙文琦、文瑞等都不再会说中文 , 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而这 , 也正是只上过半年私塾的杜月笙所期待的 。
杜月笙曾半开玩笑地表示自己曾有一个做文人的梦 , 这大概是他一生喜穿长衫、说话轻言细语的原因所在吧 。他的这个理想 , 他的孙辈中有人以从文的方式终帮他实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