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袁世凯四处行贿钱从何来?原来李鸿章给他留下了一笔意外之财
晚清社会,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近代的法制和规章没有建立起来,同时相沿二千多年的儒家道德也告破灭 。这个时期,卖官鬻爵、行贿受贿屡见不鲜,银子铺路已成为官场进取者的唯一法宝 。在这个方面,袁世凯深谙其道,最有心得 。
文章图片
王文韶提到的“截旷”、“扣建”是清代军队中的专业术语,军队发生缺额,需要募兵替补,称为“顶名吃粮”,但顶补的日期不相衔接,差额日期的军饷须逐日扣除,这部分扣下来的军饷就是“截旷”;清代通行阴历,士兵月饷以30天计,遇到小月须减扣一天,扣减下来的军饷就称为“扣建” 。
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二十余年,积小成多,于是便有了这八百余万两的积蓄 。按照清代官场惯例,这八百多万两银子完全可以以陋规的形式据为己有,而且绝大部分官员都是这样做的 。难能可贵的是,李鸿章离任的时候,将这笔巨款当成公款开支,并将全部移交给了后任,难怪王文韶称赞李鸿章“公忠体国,廉介可风” 。
李鸿章的这笔遗产一直存在外国银行,利息相当可观,以最低的五厘计算,每年大致也有40万两,如此算来,袁世凯接手时,至少有一千二百万两以上 。
除了李鸿章的遗产,袁世凯的另一笔意外之财,则是接收列强占领天津期间所经手的海关税及杂税银两,数目同样可观,每年至少也有二三百万两之巨 。
文章图片
【袁世凯|袁世凯四处行贿钱从何来?原来李鸿章给他留下了一笔意外之财】正是手里握有一千五六百万两的巨款,所以袁世凯才能财大气粗,通过银子铺路将京中权贵纳入北洋集团的范围 。而且袁世凯身上还有一个难得的优点,虽然富可敌国却不是一个守财奴,始终贯彻财散人聚的原则 。
推荐阅读
- 袁世凯|野性消费:年度热点背后的底层逻辑
- 大棚|马云退休后低调现身,四处学习大棚农业,声称要实现亩产1000美金
- 林黑儿|“黄莲圣母”林黑儿:被洋人制成标本研究,带到欧洲四处展览
- 袁世凯|袁世凯是如何把北洋军变成私人军队呢?仅因为他是练兵的负责人?
- 卖家|亚马逊首度回应“封号”:约3000个卖家账号多次滥用评论,部分品牌涉及行贿
- 千牛卫|唐朝千牛卫是多大的官?李元芳为何四处炫耀?与今天一职位类似
- 袁世凯|袁世凯生命最后的180天:一天吃10顿饭,走路像只鸭子般摇摇晃晃
- 袁世凯|袁世凯娶17岁朝鲜公主,只因有一习惯,公主生不如死,选择结束生命
- 袁世凯|在位83天的皇帝袁世凯,皇帝梦虽然短暂,后宫却彩旗飘飘
- 北洋|北洋三大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