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2006年北京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到底是谁?有什么根据呢?

看石景山龙袍干尸的特征,康熙年间的人,墓碑名称为文官中宪大夫,但是尸体上却穿着一品武官的补服,内里还穿着四爪蟒袍,陪葬的衣物还有五爪龙袍,这个人必定是和皇帝关系极为亲密的人,可这个人死后又恢复明朝汉人发型,应该还是打进清政府高层带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那么又文又武还与皇帝关系很深,还又有一定的反清复明思想,那么是不是符合这些特征的就只有韦小宝了 。
康熙|2006年北京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到底是谁?有什么根据呢?
文章图片

首先胤禩是康熙皇八子,在康熙时代曾被封为贝勒,到了雍正时期,雍正为了安抚人心在继位之初曾经册封胤禩为廉亲王,以胤禩的亲王身份很符合蟒袍加身的身份,而且黄拙吾的名字可以理解为“皇帝罢黜我”,这个也很符合胤禩的事迹 。
胤禩因为在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中与雍正争夺皇位,所以在雍正继位后遭到了雍正的政治打击和迫害,雍正四年(1726年),胤禩被雍正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恶名为“阿其那”圈禁与宗人府之中,胤禩被圈禁不久就被折磨去世,后世多认为胤禩是被雍正所毒害 。
胤禩的生平事迹很符合被皇帝罢黜我的意思,而且胤禩生前曾经被雍正改恶名为“阿其那”,他的家人将他安葬时很可能偷偷将他的名字改为黄拙吾,并且给他陪葬了他生前的蟒袍,为了满足胤禩生前想当皇帝的念想,还偷偷给他陪葬了一件龙袍 。
康熙|2006年北京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到底是谁?有什么根据呢?
文章图片

而且胤禩生前信奉儒教,曾经结交江南士子,在汉人士族中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很可能他临死前特意留下了汉人士族的传统发型 。
这些解释其实看起来也非常合理,照这么说这个黄拙吾很有可能就是雍正的政敌弟弟被他冠恶名为“阿其那”的胤禩,但其实也不太可能是胤禩 。
因为根据史料记载,胤禩死后被其子弘旺安葬于热河,在热河那一带安葬着很多被罢黜的皇室宗亲 。后来大侄子乾隆为胤禩平反了,乾隆为了对叔叔以示尊重,特意取消了“阿其那”的恶名,并将胤禩从热河迁葬于京郊海淀,还派遣了看坟户守护胤禩墓 。
后来这些看坟户逐渐繁衍就形成了一个村落,由于乾隆没有恢复胤禩的亲王爵位,所以他们不敢称他为八王爷,只称其为八大公,后来这个守陵村子也被称为八大公村 。
据后来1959年考古人员勘测,经过考察认为胤禩系罪臣,其墓里不会有太多有价值的文物,所以没有对其墓进行发掘,除了考古发掘,连盗墓贼都几乎都没有光顾过胤禩的坟墓,可见胤禩当年死后埋葬的有多么潦草 。
所以从这些资料来看,这个黄拙吾也不太可能是胤禩 。
废太子胤礽之说
除了胤禩还有说法认为是康熙的第二子、废太子胤礽之说,胤礽是康熙的嫡子,自幼就被康熙立为太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但后来因为胤礽的种种不法行为,让康熙最终将他废除了太子之位圈禁于咸安宫内,也由此引发了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 。
康熙|2006年北京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到底是谁?有什么根据呢?
文章图片

崇祯第四子朱慈炤之说
还有认为这个黄拙吾很可能是崇祯第四子朱慈炤,康熙时期朱三太子朱慈炯闹得康熙不得安宁,但实际上朱慈炯活没活着真不好说,真正活下来的是他的弟弟朱慈炤 。
朱慈炤在崇祯时期被封为永王,崇祯自尽后,朱慈炤没有被李自成杀害而是侥幸活了下来,后来辗转流落民间,被一位崇祯时期的王姓大臣所救,这位大臣收朱慈炤为养子,将他改名为王士元,其意就是原是王的意思,带着他隐姓埋名生活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