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明朝第一烂尾工程,朱棣为朱元璋所建,被称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朱棣|明朝第一烂尾工程,朱棣为朱元璋所建,被称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文章图片

阳山碑材由3部分组成 , 首先看到的是碑座 , 就是石碑放的地方 。碑座长约30米 , 高13米 , 宽16米 , 如今看到的碑座仅一面与山体有相连的地方 , 而碑座的另一边有三个大孔 , 据说当时凿出来是用于运输的 。
而往里走 , 看到的是碑额 , 长约20米 , 高10米 , 宽约8米 , 如今看到的碑额已经全部脱离了山体 。而碑额上有很多凸出来的石牙 , 大概是“九五之尊”的意思 , 这也能理解 , 毕竟是为朱元璋凿的石碑 。而石牙的下面也是三个大孔 , 跟碑座一样的意思 , 用于运输 。
朱棣|明朝第一烂尾工程,朱棣为朱元璋所建,被称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文章图片

最后看到的就是碑身了 , 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块石头 , 而石头下面有一大块长方形的窟窿 , 全是人力凿出来的 , 而窟窿里面有很多打磨好的石头 , 而人是能从窟窿中穿过 , 来到石头的另一边 。
另一边是切割整齐的石头 , 与山体已分开 , 中间的距离很窄 , 跟一线天差不多 , 而石碑旁 , 还有一个类似于制裁石头的东西 , 但肯定不是用于支撑的 , 可能是用于装饰 。不过如果你看到了 , 最好不要碰 。
朱棣|明朝第一烂尾工程,朱棣为朱元璋所建,被称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文章图片

这三个组成了的阳山碑材 , 可想而知当时用了一万多名工匠 , 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凿出来的 , 毕竟那个时候没有现代这么多机器 。所以很多工匠死的死伤的伤 , 稍微休息一下 , 就是鞭子伺候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秦始皇修建长城时的残暴 , 估计凿阳山碑材的时候也差不多 。
阳山碑材为什么没运走?
竟然浪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 , 那为什么不把阳山碑材搬走呢?首先 , 石碑过于大 , 而且三块加在一起大概有一吨重左右 , 这怎么搬走?其次 , 即使要搬走 , 但需冰运或者水运 , 但南京的气候根本支撑不了冰运 , 而水运的话就更不可能了 , 为了运阳山碑材 , 还要挖河吗?这工程未免太大 。
朱棣|明朝第一烂尾工程,朱棣为朱元璋所建,被称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文章图片

其次 , 即使运走了 , 放在哪呢?当时清朝首都已经是北京了 , 运过去也没地方放 。况且 , 怎么把石碑放在碑座上呢?这三部分怎么才能组装好呢?这也是个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 , 此等巨碑 , 放在明朝 , 绝对是件不可能完成的开凿任务 , 就算每一部分都开凿雕刻完毕 , 组装更是难题 。
【朱棣|明朝第一烂尾工程,朱棣为朱元璋所建,被称为“不可完成的任务”】最后 , 这阳山碑材还没完成 , 贸然运走也不行 。凿石碑的时候也是朱棣为了巩固人心 , 而后朱棣忙起来后 , 当然无暇照顾阳山碑材了 , 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也是一个烂尾工程 。即使这里的阳山碑材是烂尾了 , 但在明孝陵也有一个缩小版的阳山碑材 , 虽然是缩小版的 , 但也很高 。
朱棣|明朝第一烂尾工程,朱棣为朱元璋所建,被称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文章图片

如今阳山碑材是南京4A级景点 , 在某哪儿旅行上的票价是40元 , 而此景点对医务工作者有免费工作 , 从上午八点半到下午4点半是能进去的 。如果你怕热 , 找个凉爽的天去就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