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灵隐寺有一副对联,悬挂了1700年,点醒无数世人,帮他们走出困境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作为中国人几乎在那里都能够看见对联的存在,比如说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各家的门上要贴对联,老寿星过生日的时候门上也要贴祝寿的对联,在古代文人墨客们喝酒聊天的时候也爱写对联 。总之对联几乎已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流传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对联|灵隐寺有一副对联,悬挂了1700年,点醒无数世人,帮他们走出困境
文章图片

这幅对联的核心之处就在于那个“半”字,世界上哪能事事都顺心呢?只不过是个人的贪心罢了,一个人健康了想要富贵,富贵了还想要权力,有了权力还想要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最后往往连最基本的健康都失去了 。
当你把握了“半”的尺度时,就容易培养通达的智慧,把握自己所能把握的尺寸 。清代学者李密庵便曾有感而发写了这样一首《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对联|灵隐寺有一副对联,悬挂了1700年,点醒无数世人,帮他们走出困境】
对联|灵隐寺有一副对联,悬挂了1700年,点醒无数世人,帮他们走出困境
文章图片

孔子也曾说过:“宥坐之器,虚则敧,中则正,满则覆”,道理很简单,水满而覆,月盈则亏,虚怀若谷才能真正的自信通达 。世间没有完满的人生,当你学会在了舍,反而得到了清闲 。在不完满的人生中,经营出完满的内心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