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从“女扮男装”这件事儿,看中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的转变


古代女子|从“女扮男装”这件事儿,看中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的转变
文章图片

然而到了宋元时期,女子“女扮男装”的文学题材慢慢变少,甚至沉寂 。
程朱理学的出现,尤其导致女性的社会地位更加卑微 。宋朝时期,统治者大力尊崇理学,鼓吹封建礼教,用来给大家“洗脑”,如此才更方便维护封建统治 。“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出成为正统规范,尤其以朱熹等人为代表的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更是让女性的地位变得愈发低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物化 。
【古代女子|从“女扮男装”这件事儿,看中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的转变】再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在思想文化上也形成了一股反对宋明理学的热潮,批驳“存天理灭人欲”以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一套礼教规范,更赞同接纳欲望,放开真情至性 。到了明朝中期,女子女扮男装出门已经成为常态了 。在明清小说《三言两拍》中,女扮男装出门经商,也是极为常见的事儿 。
从一开始出门要佩戴面纱遮脸,到后来能够走出家门,再到最后可以女扮男装去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其中无一不体现打破封建传统思想束缚的反抗精神 。
虽然说在整个封建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都是一如既往地卑微和低下,但在不同的时期,女子社会地位也有或多或少的转变,哪怕是在思想上,也曾有过反抗的浪潮涌现 。事实证明,男女地位强烈不平等,也将会引起持久化的矛盾,女子地位一再被降低,权益被剥削压迫,也不利于社会合作分工,时间一长必定出现问题 。
以史为鉴,任何时候,不管是男权还是女权主义,都应该保持理智,讲究平权 。只有公正客观地保持追求男女平等,才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的长久发展 。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佟讯《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及女扮男装文学题材的演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