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华裔博士:郑和下西洋是骗局,学生一个提问让他无法反驳

公元1399年,时为燕王的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成功夺位登基,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就是史上的明成祖 。在他统治期间,国富民强、社会安定,因其年号为"永乐",故此后世之人称其统治下的时期为"永乐盛世" 。
明成祖朱棣有文功武治之能,大明国力富强后,向往万邦来朝的朱棣为了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明朝的影响力,自公元1405年开始,派三宝太监郑和先后7次出使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成为了明朝初期颇有荣威的一桩盛事 。
按理说,郑和下西洋这样一场跨越了28年之久的国之盛事,应该有大量的史料可供参详,而实际上,这件妇孺皆知的历史事件却鲜有正史对其进行详细剖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站出来说,郑和下西洋其实是一场骗局,你会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郑和下西洋|华裔博士:郑和下西洋是骗局,学生一个提问让他无法反驳
文章图片

郑和下西洋史料被毁的2种说法
郑和下西洋是奉了明成祖朱棣之命,按理说是一定会被史官记载入案的 。可这样的资料只有保管得当才能够永世流传,才会被后世所知 。
如今我们几乎找不到相关的纸质史料也是有原因的,在史学界有这样2种猜断:一是郑和过世后,大明兵部侍郎刘大夏认为远航极其费钱,便将郑和数十年累积下的纸质资料全部付之一炬;二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因为"嫉妒"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因而命史官毁损相关史料,并加以歪曲杜撰 。
这样一来,好端端的历史证据和纸质资料就变成了"无本之木",任由后人猜想、评议,把一段客观史实变成了野史传说 。
郑和下西洋|华裔博士:郑和下西洋是骗局,学生一个提问让他无法反驳
文章图片

【郑和下西洋|华裔博士:郑和下西洋是骗局,学生一个提问让他无法反驳】纸质史料几乎找不到了,那还有没有其他证据能证明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呢?众多历史遗迹和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 。郑和下西洋首先途径的是东南亚各国,如今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就是因郑和当年数次在此离船登岸而得名 。
1434年,"三宝公"庙建成,庙内有个岩洞,当地人们说那是郑和曾经小憩过的地方,如今,洞内依然供奉着三宝太监郑和的雕像 。数百年来,此庙香火不断,证明当地人民一直非常珍重这座象征两国历史友谊的庙宇 。
位于印度洋海岸上的斯里兰卡,古称锡兰 。如今在斯里兰卡的国立博物馆里,展示着一块由明朝永乐帝嘱人刻制的、经郑和带至锡兰的石碑 。石碑上用3种古文记载了当年郑和向锡兰佛寺施赠金银绸缎等各种佛门用品的史实 。
郑和下西洋|华裔博士:郑和下西洋是骗局,学生一个提问让他无法反驳
文章图片

2001年春,我国考古队员正式开展了对明朝梁庄王墓的挖掘和研究 。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梁庄王死后那珠光宝气、琳琅满目的随葬品令考古队员大开眼界 。在梁庄王的棺床上,出土了大批量流光溢彩的宝石,经专家研究证实,那些宝石皆是出自西洋藩邦 。
此外,考古人员在墓中还发现了一块硕大的金锭,上刻铭文曰:永乐十七年西洋等处买到 八成色壹锭伍拾两重 。这个金锭无疑是目前对郑和下西洋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文物物证了 。
2010年秋,南京出土了一座明代古墓,墓主人乃是一位名为洪保的太监 。当墓志铭出土后,史学家们震惊不已——原来,洪保正是郑和下西洋时时常陪伴在左右的一位主要统领 。
郑和下西洋|华裔博士:郑和下西洋是骗局,学生一个提问让他无法反驳
文章图片

太监洪保的墓志铭上还有这样一行清晰地文字: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 。这句话,是对郑和所乘坐的大船排水量一种客观描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