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马未都:这破东西在100年前值北京两套房,现在连捡破烂的都不要

在鉴识宝贝的道路上,处处布置着陷阱和"局" 。如果一个新手小白没有任何经验就去淘宝,各种各样的货色琳琅满目,单凭卖货人的一张嘴,就能把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小则上百上千,大则甚至上亿元都有可能 。
在市场的赝品中,最常出现的身影就是玻璃 。应用玻璃仿造各种奇珍异宝,令人防不胜防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识别真假,所以就有出自不同路子的专家和节目出现,其中马未都凭借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多年经验,在我国收藏品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
即使是这样的一个老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他告诫各位寻宝者,在淘宝的过程中,要擦亮眼睛,经得起推敲,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
马未都|马未都:这破东西在100年前值北京两套房,现在连捡破烂的都不要
文章图片

引入中国的玻璃
玻璃在欧洲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出现引领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近代历史中,不管是在光学还是在医学,都出现了玻璃,比如,显微镜、试管、照相机等等这些东西的材料都来源于玻璃 。
而相对于中国来说,玻璃的制造技术就显得略微生涩,导致技术停滞 。虽然说在战国时期就有玻璃珠出现,那也仅仅是少数 。真正大规模出现的还是在清朝年间,那个时期的玻璃被用来制作鼻烟壶,并没有实际上的用处 。
马未都|马未都:这破东西在100年前值北京两套房,现在连捡破烂的都不要
文章图片

昂贵的玻璃
古代的时候,玻璃制品技术不成熟,再加上不方便运输,所以价格非常地昂贵 。在皇宫中也没有几个人敢轻易地使用,因为这是一种易碎品,在擦拭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而且破碎的玻璃,也会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应用在各种日常生活中 。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末年玻璃开始在我国引起重视并且开始应用 。据说是一个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带来了玻璃制品 。这个近乎透明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神奇又璀璨,甚至比昂贵的翡翠还要好看 。
为了讨慈禧太后的喜欢,就有中国人跨洋买到了一个用玻璃制造的灯,果不其然,太后对其爱不释手 。
那个时期的中国,在玻璃制造的方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技术 。但是玻璃的出现,让他们都非常地惊讶于人类的智慧,而且透过阳光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 。这个稀罕物,在当时值北京的两套房子也是绰绰有余 。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科研技术以及科技产品慢慢流入中国市场,玻璃的制造技术也成为其中之一,并且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纸糊的手工作品渐渐用玻璃来替代,解决了各种纸制品的弊端 。
所以,那个时期的玻璃制品,对于现在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虽说贵为古董,但它的制作原料和制作技术,现代人完全可以超越,甚至比之前的慈禧太后的玻璃盏要精美得多 。
【马未都|马未都:这破东西在100年前值北京两套房,现在连捡破烂的都不要】简而言之,言而总之,"物以稀为贵" 。就像在一群三叶草里寻找四叶草一样,所以四叶草才被称为"幸运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