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她美若天仙却沦为剩女,一辈子挥金如土,遗愿:捐尽家财,不留骨灰

她美若天仙,却因为退婚沦为第一剩女;她不惜独身也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挑战男权社会,宣扬女性主义,争做天下女性的榜样;她果断出逃却举头无路,怎料柳暗花明巧遇伯乐,往后前途一片光明 。结果到头来顿悟人生不过浮华一场,选择皈依佛门,终生未嫁 。她就是民国单身界的奇女子吕碧城 。
吕碧城|她美若天仙却沦为剩女,一辈子挥金如土,遗愿:捐尽家财,不留骨灰
文章图片

【吕碧城|她美若天仙却沦为剩女,一辈子挥金如土,遗愿:捐尽家财,不留骨灰】很快,来到报馆三天后,吕碧城不负众望,创作出许多见解出众的文章,并相继刊登于《大公报》 。她一时间名声大噪,许多社会名流争相恐后与她谈诗作曲,对她仰慕不已 。短短几个月,吕碧城成为了文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而在当时曾流传:“二十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于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
尽管吕碧城很受大家的喜爱,可是她极具个性的着装的确不被常人接受,还常常遭人非议,面对这样的情况,英敛之屡次劝阻吕碧城改变服饰风格,可是吕碧城坚持自己的想法,还以书信与英敛之百般争辩,最后难以调和,吕碧城只好愤然离开《大公报》 。
吕碧城|她美若天仙却沦为剩女,一辈子挥金如土,遗愿:捐尽家财,不留骨灰
文章图片

图 | 民国《大公报》
离开了《大公报》,吕碧城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1904年,北洋女子公学开学,吕碧城带着解放女性的目标来到女学教学,期望用自己微薄的知识,帮助女性觉醒,提高女性的地位 。两年后,23岁的吕碧城升任为校长 。由此看来,吕碧城用实践证明了当初舅舅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多么的荒谬 。不过,如果没有舅舅的那番话,便也不会有现在的吕碧城了 。
接着,吕碧城又因与当时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私交甚密,出任总统府的机要秘书 。但是官场上的黑暗险恶实在是让她招架不住,最后只能辞去职务 。
吕碧城|她美若天仙却沦为剩女,一辈子挥金如土,遗愿:捐尽家财,不留骨灰
文章图片

图 | 吕碧城担任校长的北洋女子师范
万贯家财,孑然一身
离职之后,吕碧城带着母亲移居上海,角逐十里洋场 。聪明的吕碧城利用积攒的人脉资源在股票、茶叶领域大显身手,仅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暴富,身家跻身民国数一数二的富商行列,甚至匹敌美国纽约富豪 。当她在美国求学时,被尊称为纽约“第二个上帝”的女富豪席帕尔德夫人宴请她赴宴 。此时有人提醒吕碧城在宴会上注意迎合,但她却摆摆手说:“你知道么,我比席帕尔德夫人还要富呢 。”
吕碧城|她美若天仙却沦为剩女,一辈子挥金如土,遗愿:捐尽家财,不留骨灰
文章图片

图 | 吕碧城出国照
吕碧城坐拥万贯家财,却始终抱独身主义,无心婚嫁 。这是当时上海滩的名门贵人最不解的问题之一 。
追求她的人很多,论出名的,就有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长相俊秀,才学过人,与吕碧城在诗词歌赋上交流频繁 。但二人虽惺惺相惜,却终究无缘更进一步,当人问及是否愿意结合时,吕碧城略带调侃表态说:“袁属公子哥,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 。”
吕碧城|她美若天仙却沦为剩女,一辈子挥金如土,遗愿:捐尽家财,不留骨灰
文章图片

图 | 追求者袁克文
关于择偶一事,吕碧城的标准可谓严苛又新潮——“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 。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 。”
当然,这也让吕碧城本人感到十分无奈 。她自知才华横溢,雍容华贵,也明白当时能配得上她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有那么几个,要么就是年龄不符,要么就是早已娶妻 。即使拿中国历史上的精英男人供她挑选,她也不禁发出遗憾感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