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武则天篡唐立周,为何逝世后李显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将其葬于乾陵?

公元705年12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内去世,这件事在当时必然是轰动的,很多人蠢蠢欲动,感觉清算的时机到了,但“新皇帝”李显却做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 。唐中宗李显不顾众人的反对,把武则天埋葬到了高宗李治所在的乾陵,这也让乾陵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座葬有两位皇帝的陵墓 。
武则天废黜过李显,也篡唐立周,这在封建时代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既然这样,李显为什么还要了却武则天的心愿呢?
武则天|武则天篡唐立周,为何逝世后李显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将其葬于乾陵?
文章图片

图片:李显唯唯诺诺剧照
二、武则天遗愿最终如愿以偿
1、武则天的最后愿望
武则天退下来之后迁到了上阳宫定居,相比之前意气风发不服老的态度,下台后的武则天就显得有些心灰意冷,或者说颓废了,她不再热衷于梳妆打扮和华丽的服饰,面容越来越憔悴 。
有一日李显前去拜见武则天,看到母亲如今的样子大吃一惊,武则天哭着对这个“不中用”的儿子说:“我当初把你接回来,就是想要把整个天下都给你,没想到那五个人却把我弄到了这里” 。
李显听到母亲这番话痛哭流泪,跪下忙说:“儿子死罪” 。也正是因为这次见面,本就软弱的中宗李显对亲生母亲动了感情,为此后武则天顺利葬入乾陵打下了基础 。
公元705年12月,武则天逝世于上阳宫,享年82岁,她在临死前留下遗诏,希望能够把之前的帝号去掉,以则天大圣皇后的名义对外公布各种讯息,其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把自己的身份重新改成李氏家族的媳妇,在第二年的中旬,武则天就被葬入了乾陵,可以说了却了一生最后的心愿 。
武则天|武则天篡唐立周,为何逝世后李显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将其葬于乾陵?
文章图片

图片:武则天面容憔悴剧照
2、李显为何这样做
对于武则天最后的这个愿望,李显的压力是很大的,反对的声音也占据了舆论的绝大多数,但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还是把母亲和父亲埋葬在了一起,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
首先他对武则天的惧怕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深入骨髓的,在这种性格的趋势下已然养成了一种习惯,即便武则天已经奄奄一息,他本人还是非常听话 。
其次,无论两个人有多么大的恩怨,说到底还是血脉相连的亲母子,眼看一生传奇的母亲生命走到了尽头,本来就不是什么心狠手辣之人的李显,自然会把亲情放在第一位 。
另外,除了上面的这两种原因之外,应该还有一种政治上的原因,中宗李显继位之后在很多方面和朝臣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 。他本人认为武则天把皇位给自己属于“禅让”的一种,而以“五王”为首的很多大臣认为,这是他们一系列“革命”后努力换来的胜利果实,这属于彻彻底底的改朝换代 。
说白了,这还是政治利益下的明显分歧,李显在武则天入葬这件事上如何去做,就代表了今后的政治态度,也牵扯到如何去封赏一众所谓的“功臣”,这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 。
武则天|武则天篡唐立周,为何逝世后李显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将其葬于乾陵?
文章图片

图片:李显重登帝位剧照
而事实证明,李显最后选择把母亲武则天葬入乾陵,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也宣布了“五王”势力在政治上的彻底失败 。果不其然,这五位最后结果都不是很好,敬晖在丢失大权后于崖州被杀,张柬之忧愤而亡,崔玄伟死于岭南,剩下的桓彦范、袁恕己则被李显的手下杀掉 。
【武则天|武则天篡唐立周,为何逝世后李显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将其葬于乾陵?】所以武则天葬入乾陵,也可以看作是大唐复辟后新一轮的皇权收拢行为,对唐代中后期的影响还是颇大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