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嘉庆:以诅咒开始,以谣言结束,若非生错时代,他定会是一代明君( 二 )


文章图片

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天还没亮,乾隆一大早就沐浴更衣,永琰早就在门口等候,父子俩一起去祭祀宗庙,然后回到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 。
在禅位大典上,群臣毕至,少长咸集 。永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恳请乾隆不要禅位,表示自己一定兢兢业业恪守皇太子的本分,乾隆非常满意,当着众人的面将玉玺交给了永琰 。并且把永琰的名字改成“颙琰”(为避讳) 。颙琰登基了,是为嘉庆帝 。
禅位结束后,嘉庆乖乖地把玉玺又还给了乾隆,表示自己太年轻(已经岁),让父皇为他把关 。然后,乾隆仍然住在养心殿里,而嘉庆却仍然住在毓庆宫(太子府第) 。
太上皇继续行使着皇帝的权力,皇帝仍然摆着太子的姿态 。大清朝的紫禁城,其实什么事都没发生 。
从太子到“皇帝”,嘉庆的人生改变很大,他每天卯时(5点)准时出毓庆宫,等着给乾隆请安,乾隆当了四年的太上皇,嘉庆坚持了四年,风雨无阻 。即使这样,嘉庆也免不了被乾隆多次敲打 。
嘉庆|嘉庆:以诅咒开始,以谣言结束,若非生错时代,他定会是一代明君
文章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的劳累是其次的,精神压力却不是常人能承受的 。
两年以后,嘉庆的妻子、皇后喜塔腊氏(道光生母)病逝,嘉庆肝肠寸断 。当时乾隆已经年至耄耋,为了照顾乾隆的感受,嘉庆下令皇后的葬礼一切从简,乾隆非常满意,直夸嘉庆孝顺 。
天下或许没有受委屈的皇帝,但肯定有受委屈的儿子 。如果只有来自乾隆的压力也就算了,嘉庆还要面临乾隆的宠臣、“二皇帝”和珅的挑唆 。和珅每次下了朝,直奔太上皇住处,好的坏的一股脑都和乾隆说 。
嘉庆登基之后,身边没有得力之人,于是,他和乾隆协商,要把广州巡抚朱珪调回京城,担任大学士,乾隆本来已经答应此事 。和珅得知消息后,立马阻拦,和珅知道,朱珪是嘉庆的老师,若他担任大学士,嘉庆如虎添翼,于是和珅向乾隆告状,说嘉庆为朱珪写了一首夸赞的诗,有笼络人心之嫌 。乾隆听闻后,便延缓了朱珪入京 。
嘉庆对和珅恨之入骨,无奈和珅得乾隆宠信,嘉庆奈他不得 。
嘉庆|嘉庆:以诅咒开始,以谣言结束,若非生错时代,他定会是一代明君
文章图片

一言以蔽之,住在毓庆宫的皇帝,自古罕见,憋屈的嘉庆帝,名为皇帝,实为皇储 。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如履薄冰 。
三、盛世之后的烂摊子
平心而论,乾隆登基之初,也是一位勤政的帝王,他进一步推动国家统一,清朝版图最大的时期,就发生在乾隆朝 。乾隆还先后五次普免天下赋税,把“康乾盛世”推到了高峰 。但是,乾隆晚年,好大喜功、吏治败坏,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他六下江南,花费巨大,此时的大清王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另外,在乾隆闭关锁国的同时,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已经萌芽,内应外因加在一起,清朝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
所以,嘉庆接手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 。
乾隆后期,清朝的人口已经突破三亿,没有科技加持的古代农业,能够养活这么多人,其实非常了不起 。但随着人口增加,贫富差距加剧,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于是走上了另一条路 。
成千上万的饥民,因为食不果腹,加入了白莲教 。
而嘉庆帝登基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就是白莲教起义 。
嘉庆|嘉庆:以诅咒开始,以谣言结束,若非生错时代,他定会是一代明君
文章图片

嘉庆登基的第七天(嘉庆元年正月初七),清朝开始出兵镇压白莲教,这场仗打了九年 。
康雍乾三代,清朝打了不少仗,但几乎都在边疆 。上一次,清朝发生大规模的内乱,还是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 。但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国力日渐强盛,逐渐进入盛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