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怎样的?电视剧不能当正史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这三个名字感到陌生,他们都曾得到过康熙信赖,命运却截然不同 。但电视剧不等同于正史,电视剧为了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往往会对史实作出一些改动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人是怎样的呢?
周培公
【周培公|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怎样的?电视剧不能当正史】
周培公|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怎样的?电视剧不能当正史
文章图片

姚启圣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曾有不少利于民生的举措 。而且他颇有经商头脑,擅经济,一边当官一边经商,任职广东香山知县时,还帮前任知县偿还了数万亏空 。也因性格随性,为百姓考虑擅自开放海禁,导致被弹劾罢官 。
姚启圣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收复金厦后,他极力反对移民,保护地方经济,想方设法为当地百姓谋利益 。
因在靖南王耿精忠叛乱中为康亲王效力,姚启圣声名鹊起,被破格提拔 。由于姚启圣善用计谋,胆略不凡,在平定台湾一事上立了功,后来还当过太子太保、右都御史 。
姚启圣聪明任性,敢说敢为,懂军事,擅经济,有奇谋,一生三起三落,堪称清朝一奇人 。
周培公|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怎样的?电视剧不能当正史
文章图片

李光地
在电视剧中,李光地满腹经纶,是公主蓝齐儿心仪的青年,后来在收复台湾一事中立下功勋,升了巡抚,就连康熙对他也十分满意,有意把蓝齐儿许配给他 。
历史上的李光地是福建泉州府人,康熙年间理学名士 。电视剧中李光地和公主暗生情愫,真实的李光地生于明末,年纪比康熙还整整大一旬 。28岁时,李光地高中进士,30岁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
三藩之乱时,李光地上书康熙,把福建前线的情报作了详实汇报,得到康熙的赏识,升为侍读学士 。后来又因为平定台湾有功,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仕途顺遂得意,地位直逼宰相 。
当时清廷各派系内斗激烈,李光地因深受康熙信赖,也成为各路能人争夺的对象,他难以脱身,最终卷入政治斗争中 。李光地因与德格勒相互赏识,在德格勒得罪明珠、被打入大牢后,李光地也以推荐不实之罪被降职 。
周培公|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怎样的?电视剧不能当正史
文章图片

李光地晚年得到康熙信赖,先后出任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登上相位 。因获得康熙的亲近和恩宠,李光地在与皇帝独处时也会坦率直言 。康熙曾感慨表示,李光地是大臣中唯一为皇室计万世者 。
1718年,李光地死于疝疾,享年77岁,死后被赐予谥号“文贞”,雍正元年,又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荣光后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