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藻|好人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掣肘洋务派,李鸿藻何以获得文正谥号?
【李鸿藻|好人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掣肘洋务派,李鸿藻何以获得文正谥号?】
文章图片
二、清流派的初现
19世纪60年代,清朝成功平定“发捻”等心腹之患,而洋务运动的发展又使得国力提升,清朝贵族就在 “大清中兴”的赞歌中一时苟安,表现就是1868-1871年同治帝、慈禧多次提出要重修圆明园 。但他们忘却的肢体之患、肘腋之患一直在发酵,表现就是沙俄窥伺新疆;英国入侵西藏;美国垂涎台湾;日本吞并琉球、染指朝鲜;法国挑衅越南、觊觎滇桂 。而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又是多事之秋,爆发了历时两年、跨越九省的丁戊奇荒 。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一大批儒学士大夫崛起,他们为了挽救时局而奔走呼唤,这就是清流派出现的原点 。
文章图片
都察院,初见于明代,清代继承,其实就是历史上的御史台,专门负责督查百官、谏言时政、纠正过失 。翰林院始于唐代,名义上是养着一群文人给皇朝点缀文字标榜功绩的宣传部,但也有条陈时弊的职权 。本来在传统专制社会下,监察权从属于皇权,而翰林院又都是书生,指望这些人匡扶时弊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的职权大多都流于形式 。直到慈禧时代,慈禧摆出了“开明专制”、“询于刍荛”(不耻下问)的样子,鼓励臣下上书言事 。御史、翰林这些被压制百年的书生一听说现在太后都鼓励咱们批评时政,所以这些人也就真信了 。慈禧的鼓励直接促成了清流派的出现 。而慈禧的算盘则是利用他们掣肘洋务派,平衡日渐势大的洋务派官僚 。
文章图片
李鸿藻,1865年、1871年两次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是都察院的长官,所以慈禧的“开明专制”对李有巨大鼓励 。而且1867年后李鸿藻还入军机处参与军机 。在军机处的李鸿藻和同为军机的沈桂芬产生了严重矛盾 。二人矛盾众多,首先沈桂芬祖籍江苏,李鸿藻是河北,二人之间南北地域黑是根源;第二,政见不同,李以儒学为根据 “锱铢必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沈则长期混迹政治场,没有书生之见,主张顺势而为,比如对日本灭琉球之事,李主张打日本救藩国,沈则主张打也打不过算了吧 。李沈之争也成了李组建清流派的又一原因 。
文章图片
三、清流派的头目
清流派形成没有具体时间,一般认为是19世纪70年代,身为军机大臣也是都察院长官的李鸿藻,为了和沈桂芬斗争,李积极引用御史、翰林以为党羽 。1875年,李的小弟们在李的授意下,意气风发、激扬文字,以北京旱灾为借口,用汉代发生天灾,天子就罢黜宰相为故事,大肆攻击沈桂芬,沈桂芬因此被革职 。李和他的小弟们不仅抨击沈桂芬还兼谈国事、批评时政,因为他们摆出一副抬棺死谏、为民请命的面孔,所以受到了当时士子们的支持,声势颇为浩大,世人称之为“清流派” 。
清流派击垮沈桂芬后,开始参与政治 。其具体表现为
1、赈灾救灾
发生丁戊奇荒的时候,同治、慈禧却要修圆明园 。以李鸿藻为代表的清流派坚决反对修园子 。反对再修圆明园、省钱用于救灾之事是清流派发展的高潮 。在反对慈禧修园子的同时,清流派大肆弹劾地方官僚救灾不力,逼得地方官僚认真救灾 。
2、重视教育
李鸿藻和他的小弟们都是科举出身,对传统文化深有造诣 。他们知道要救亡图存就得有人才,所以清流派十分注重教育 。李鸿藻的几个得力干将都已精通教育著称,比如张佩纶、张之洞 。
推荐阅读
- 周宏伟|2021年的元宇宙和2015年的VR元年,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 品牌|双11热度大不如前?今年双11有三点不一样,网友们表示心累想退坑
- 表扬|央媒点名表扬京东!马云不看好的那个男人格局不一般
- 双11|我做主播的这一年:虽然很累但有价值,和外界想象的不一样
- 蓬松度|万元羽绒服不退货?加拿大鹅被约谈!官方、门店说法不一
-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让你学会摆脱困境,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 淘宝|同一件衣服,淘宝178元拼多多133元,商家回答说面料不一样
- 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2021和x1 yoga 2021区别哪个好?有什么不一样的!!
- 方便面|笑开了花的”网购“买家与卖家的斗争,真是不一般
- 拼多多|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涨跌不一,网易涨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