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有个严重的误区,这一点要向美国人学习( 二 )
再看澳大利亚营 。自媒体说“澳军三军出动不自量力” 。事实上澳大利亚营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是不错的 。第五次战役加平战斗,40军118师354团1营与英军第27旅迎头相遇,英军作战主力即澳大利亚营,354团1营几乎全军覆灭 。马良山、高旺山战斗,澳大利亚营作为英联邦师攻击主力,又击败志愿军191师 。
文章图片
英联邦其他部队,我们随便再举两次例子,我们中国人熟知的以一把军号吓退英军的志愿军39军116师347团7连司号员,二级战斗英雄郑起,他的故事在很多抗美援朝战争书籍都有 。可是那一次釜谷里战斗,志愿军是吃了败仗 。上面提到的63军突破临津江战斗,此战有为人熟知的雪马里大捷,战士刘光子一个人就抓了63个英军俘虏 。可是整个突破临津江战斗,英军共计损失1000人出头,63军的伤亡数倍于英军,更没能达成战前歼灭英军第29旅的计划 。志愿军63军的行动是不成功的,彭德怀震怒下还撤了一个师长,我正在写这篇文章 。如前文所述,澳大利亚营参与的英联邦师对马良山、高旺山的进攻中,志愿军191师是败北的,在随后的反击,也就是我们广为宣传的马良山战斗,191师也只夺回了马良山,没能夺回高旺山 。
我就不多举例了 。以上我所提到的说法跟之前的宣传有关 。这是时代的原因 。
当年的宣传,使用一些“曲笔”是有历史原因的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立国,国内一穷二白,老百姓普遍对美国有畏惧心理,需要的是提振民族的自信,提升人民的士气 。而且1951年的战斗,志愿军其实是吃亏的 。如果老百姓听到的是志愿军连连失利的消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会给国民党特务可乘之机的,是不利于国家的繁荣稳定的 。而且老百姓根本不懂军事,他们只知道往前进就是胜利,往后退就是失败 。
比如上文提到的战斗,39军的釜谷里战斗,这是个败仗,宣传时采用了曲笔,突出了郑起的英雄事迹 。一来这种突出不过分,郑起在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来就是英雄 。二来这个败仗也不丢人,347团7连是39军尖刀部队,一头撞上了英军第27旅的主力,打不过很正常,打赢了才是笑话 。而且这种战斗对大局毫无影响,尖刀连吃了亏太正常了,要是尖刀连所向无前,主力部队不用打仗了 。但是老百姓不懂的,要是直说吃了亏,在老百姓嘴里就会传成39军打不过英军 。
文章图片
再比如加平战斗,40军118师354团1营也是尖刀营,一头撞上英军第27旅全军,一个不满编的营怎么可能打得过英军一个旅?确实是败仗 。但不丢人,而且还很光彩 。陷入死地,被英军合围的一个不满编营居然突围出来了 。所以全营4个集体一等功,1个集体二等功 。但是老百姓不懂的,他们只会传成40军打不过澳大利亚营 。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年我们是因为国力和形势的需要,所以采用“曲笔”,那时弱啊,国人没自信啊 。现在不需要了,中国很强了,国人不仅是有自信,甚至部分人已经自大到极点了 。用不着再说什么希腊营碰到志愿军就是被一顿暴揍,比利时营碰到志愿军又是被一顿暴揍,传到国际上那真是要闹笑话的 。这和我们整天嘲讽的“宇宙大国”韩国有什么区别呢?
朝鲜战争敌军作战主力是美军和韩军,英军勉强算一个 。其他国家的部队规模都很小,基本都是配属给美军作战,在美军海空炮坦的强力支援下,这些小国家的军队都不好打 。他们背后都有美军当靠山 。而且这些国家的参战部队基本上都是抽调的精锐,都是富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很多人的年龄在25到30岁,从单兵的平均战斗力来说,甚至比美军平均战斗力强,比起国民党军“五大主力”,那更是天上地下 。志愿军打这类军队,往往比打美军更累,哪有那么好打 。
推荐阅读
- 行程卡|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对相关设备紧急扩容所致
- 大数据|中国电信:今日对大数据行程卡相关设备进行紧急扩容,异常已恢复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罚款|法国最高法院支持对谷歌处以1.14亿美元罚款
- 安全|“网络大流感”ApacheLog4j2漏洞来袭“云上企业”如何应对?
- 人工智能|马斯克与马云现场对话,狠狠地给马云上了一课!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马云|当初,马云曾对一名女员工承诺:做满10年就分红2亿,结局如何
- 法律|韩国监管机构:苹果公司已针对监管应用商店运营商的新法律提交合规计划
- 欢聚集团|直播APP东渡记:对决日本财团,俘获日本宅男